《长安十二时辰》被拍成电视剧后会增加它的阅读量吗?

2023-05-30 综合 24阅读

首先我不觉得这部剧很烧脑,尤其是看过原著的朋友应该知道原著本身也没有像侦探小说那样,情节巧妙、构思奇特,特别是下册的故事有“为了情节而情节”的缺点,很多情节难以在逻辑上自洽。而这部剧的表现更没有多烧脑了,但凡有初中水平的人都应该看得懂这部剧。什么台词太雅也是无稽之谈,这部剧的台词有点半文半白,在台词方面它的榜样是《大明王朝1566》。所以很多自媒体宣传它烧脑,弹幕对非原著党的不友好让很多人望而生畏,但这部剧绝不是什么烧脑的剧。

其次这部剧是“裸播”的,它播出前基本没有宣传。要知道在这个新媒体时代,没有宣传想火基本不可能。所以这部剧粉丝基本局限于易烊千玺和雷佳音等主演的粉丝,以及原著党和历史爱好者们。

回到第一个原因,这部剧原著本来就存在一定的问题,所以也导致在剧本的改编上出现了一些问题。很多人觉得这部剧没有讲好故事,我也这样觉得。服化道等方面的优秀或许让很多人忽视了在叙事方面的问题,比如情节安排的详细和省略,尤其是在多线叙事的逻辑下,如果这部剧想拍成美剧那样,它都不需要分为上下两季,一天二十四小时的故事一季就够了。在放置于影视剧的视角下看,这部剧也还有一定的意义。我国优秀的历史剧不少,《大明王朝1566》在知乎上有相当多的讨论,这部湖南卫视出品的电视剧虽然收视表现不好但它的价值却非常高;《琅琊榜》一度成为当年的热门影视剧;还有《走向共和》《大明宫词》《武林外传》(虽然我更倾向把它当作情景喜剧但也可以看作历史剧吧)老版《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等。当然,《长安十二时辰》的价值和内核也很值得关注,那就是剧中以张小敬等角色之口讲出凳春来的对百姓、人民的人文关怀。长安这座大都市,枣卜耐承载了很多人的梦想,也断送了很多人的前程甚至生命。今天的北上广不也如此?所以在这一层内涵上,它更有现实价值。比如第十五集开弊腊头李必和徐宾的对话,从造纸这件小事联系到整个时代的发展面貌,以小见大的方式虽然是很平常的思维逻辑,但的确能看出这部剧或者这个故事对黎民百姓的态度。并且在这以小见大的框架中,我们更能直观看到中晚唐的发展趋势和内在矛盾。作为历史剧,《长安十二时辰》尽量客观呈现唐朝风貌,也在用人物和情节来叙述中晚唐变化之原因,所以它绝对不差。另外,它也让我们看到了所谓流量明星的可能性。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