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耳式监听耳机怎么样和四个常见误区

2022-03-17 音乐 172阅读
误区一:“监听耳机能解决一切监听问题”
监听耳机的功效有时的确被放大了。出于各种原因,表演者对舞台监听系统不满意,有可能寄希望通过佩戴监听耳机来解决。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监听耳机和音箱一样,也会受到GIGO原则的影响,甚至更严重。(译者注:GarbageIn,GarbageOut-输入的声音不好,出来的同样是垃圾)
举个例子来说吧,也许你觉得地板上的监听音箱总不能让你听清每个所想要听清的部分,于是你决定使用入耳式监听耳机。现在,这个欠佳的混音直接发送到你的耳朵里了,输入的混音有问题,耳机里可没有住着一个小调音师再帮你混音。所以,你听到的依然是糟糕的声音。更可怕的是,由于入耳式监听耳机会隔绝一些周围环境的声音,现在舞台上的鼓声、手箱就变得更难以听清。寄希望于手箱和监听音箱一起听的解决办法也被堵死。这种情况下,你对电平的细微变化可能变得不敏感,难以去细腻地处理表演技巧和力度。
(如果只用监听耳机不用监听音箱的话,贝司那种扑面而来的物理压感就消失了。)
所以监听耳机里要放入什么声音,混音怎么安排是需要单独聪明地考虑的。如果你是一名鼓手,需要跟随一段贝司采样去演奏,在舞台监听音箱中,你觉得音箱发出的贝司低频与底鼓有冲突,导致两者都听不清。那么可以先让调音师对鼓手的监听音箱进行调节,如果遇到无法独立调节EQ的监听音箱或其他无法解决的问题,再用监听耳机隔绝低频的干扰(不过低频没有高频那么容易隔绝),或者只在耳机中放入采样,以补偿监听。
如果是在大型演唱会或者音乐节演出,监听耳机隔绝外部声音的特性还会影响你感受现场,影响互动的情绪。所以我们能看到在一些大牌音乐节现场,如果表演者使用监听耳机的话,专业音响团队会通过指向观众的麦克风将现场的氛围传送到表演者的监听耳机中。一些高端驱动的头戴式监听耳机上甚至还有小小的麦克风来补偿环境声。
还有就是,戴着监听耳机,你很难感受到一些低频或超低信息。如果只用监听耳机不用监听音箱的话,贝司那种扑面而来的物理压感就消失了。这可能会降低你的感知度,影响到表演的情绪。

误区二:“有入耳监听总比没有强”
这句话是放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来说的。如果你是以“金钱无限”的方式打开,那么自然是各种好装备多多益善,但绝大多数情况下,资金总是有限的。想戴着入耳监听在台上灵活自如地表演,必定要依靠无线技术,而能达到标准的无线技术比普通监听系统昂贵许多——出色的频率响应、净透的音质、无干扰的信号——这些都需要高投入的高端设备来完成。你其实可以花费更少的资金去添置能达到同等效果甚至更优效果的监听音箱系统。
所以如果在预算有限的情况下还要追求入耳监听和无线设备,不仅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反而会让你的投资者后悔当初没有把这笔钱投在别的地方。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