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的省会变了好多次,那几个城市做过

2020-10-01 综合 229阅读

河北省的省会变了好多次,那几个城市做过省会?

河北,简称冀,省会石家庄,战国时期大部分属于赵国和燕国,所以河北又被称为燕赵之地。河北地处华北,漳河以北,东临渤海、内环京津,西为太行山地,北为燕山山地,燕山以北为张北高原,其余为河北平原,面积为18.88万平方千米。东与天津市毗连,东南部、南部衔山东、河南两省,西倚太行山与山西省为邻,西北与内蒙古自治区交界,东北部与辽宁接壤。辖石家庄、唐山、邯郸、保定、沧州、邢台、廊坊、承德、张家口、衡水、秦皇岛等11个地级市。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之一,也是传统的农耕文化民族区域。河北还是中国的文物大省,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68处,邯郸,保定,承德,山海关,正定是河北五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2015年10月16日,腾讯公司与河北省政府签署了“互联网+”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省会的变迁

河北河北省会石家庄。明洪武元年(1368年)改保定路为保定府。明永乐元年(1403年),明成祖决定将国都迁北平(迁都后改称北京),并将北平行都司更名为大宁都司,迁驻保定,负责京畿附近的护卫与安全。清沿旧制,仍设保定府。清康熙八年(1669年),直隶巡抚移驻保定,保定为直隶省省会。保定直隶总督署始建于明洪武年间。初为保定府署,永乐年间为大宁都司衙署。保定之名,寓保卫大都、安定天下之意,大都即北京。保定自古为京畿重地,元朝设郡,明朝建府,清朝为直隶总督署,自清雍正八年(1730)至清朝灭亡(1911)直隶总督驻此,一直为河北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中心。

河北省在清朝叫直隶,直隶总督府设在保定,1870年以后,由于直隶总督兼任北洋通商大臣,所以总督一般是夏天在天津、冬天才回到保定办公,这样一直延续到1900年八国联军占领了北京和天津后才改变。北洋政府时期,直隶总督在天津办公。到民国时期的1928年改称河北省,10月省府官员迁到北京办公,两年后又迁回天津。1935年,省府又由天津迁到保定,并确立保定为河北省省会。随着日本侵略者的入侵、抗日战争的开始、解放战争的进行,当时的省政府如风雨飘摇中的一叶小舟,不断的变换地点,1939-1940年驻在河北省邢台,后还曾一度流落到陕西。

1949年7月,华北大部解放,为了恢复生产,中共中央决定恢复河北省建制,随后华北人民政府决定恢复河北省建制,并定省会保定。

1958年河北省会由保定迁往天津,1966年因战备再次内迁保定,1968年河北省会正式迁驻石家庄。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