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17日,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就当前的经济形势发表评价。
刘元春认为,在对内进行去杠杆攻坚战的过程中,出现局部的动荡是必然的,关键在于局部风险释放是否会演化成全局性的风险。而在谈到对外开放时,他表示,中国应在这时候大胆清理要素市场上改革的滞后性,真正清理在资源配置中存在的各种扭曲和问题。“我们正在迈向高质量增长的路上,并处于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刘元春说。
刘元春称:今年金融层面动荡较大,外部环境变化也比较大,一般大家的预期会认为中国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但实际上,整体经济在前期稳增长的作用下以及外贸和消费的支撑下,还是保持了较好的运行态势。上半年GDP增长6.8%,实际上从实体经济的角度还是符合大家的预期。
但是这里也出现了两个值得高度关注的信号:第一,宏观经济里面供给侧的参数强于需求侧,这预示着下一步中国经济下行压力会比较明显。第二,金融层面的价格信号与数量信号有所背离,这预示着下半年要么进行政策的调整,要么就会发生金融价格的变化,也就是说融资成本可能会进一步上升。同时我们看到一些结构性的问题已经处于临界点了:市场与政府的交接到底顺不顺利,传统动能与新动能之间的交接顺不顺利,改革从治标性的调整向治本性的改革的对接顺不顺利,这些决定了未来一段时间经济的走向。
下半年中国经济,大家的共识是肯定会回落,但是回落的幅度要取决于几个原因。一是宏观经济的政策定位,对于外部因素的对冲是否到位。二是对于内部攻坚战中所出现的一些局部资源配置的扭曲能不能得到相对的纾解。三是一些基础性的改革能否能如期推出。
我们认为,目前从政府的改革部署和宏观政策调控来看,下半年中国经济回落会相对较大,但是肯定比市场预期的要低。同时,今年的回落不会触及到我们的一些底线管理,也就是说还是会在一个可控的范围内。
从目前实体经济来看,贸易战对于中国经济的影响还没有完全显现,但是它对整个金融体系的冲击还是比较明显,主要是对市场信心的冲击。这是值得我们关注的。下一步随着对500亿美金商品加征25%关税的贸易战全面打响后,肯定会直接冲击我们的外贸。出口指标和进口指标都会出现明显的变化,特别是对美国的。基础设施建设、计算机这样的一些出口指标会有明显的波动,我们的一些高新技术产品以及农产品的出口和价格也会受到影响。因为我们会同等规模向美国征收关税,因此进出口贸易的量和价都会发生变化。
按照目前大家的测算,贸易战可能会对中国外贸总量形成10%到15%这样的冲击,但是目前的这些测算不足信,因为关税对于贸易的冲击要取决于市场结构,取决于供给和消费的弹性,这其中就存在不确定性,这个不确定性还取决于我们对贸易战的对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