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

2020-10-15 教育 95阅读
我国的学校体育改革,已经走了二十多个年头了,学校体育要为培养二十一世纪人才服务,已经成了广大学校体育工作者的共识和追求的目标,二十几年的改革,我们拓展了学校体育的目标,丰富了学校体育的内容,改进了学校体育的方法,使我国学校体育的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改革是卓有成效的。改革改变了单一的“注入式”“强制化”教学,学生展个性,自主练习为主,增强了兴趣。
然而,无需讳言,学校体育到底如何去为培养二十一世纪人才服务?并未找到可供操作的依托,下一步该怎么办?人们依然感到茫然。我们也在为此在总结,反思,在寻求,在探索。
体育需要强调人们亲自参加体育锻炼,并成为日常生活不可分割的内容。让他们意识到参加体育锻炼是他们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事。培养人们对体育的兴趣、爱好,并成体育锻炼的习惯是体育成果的一个重要标志。忽视培养学生对从事体育活动的兴趣、爱好,和养成锻练的习惯就不可能奠定学生终生体育的基础,故而学校体育改革不仅要使学生掌握“三基”,培养学生体育能力,而且应把体育和课外体育活动结合起来,强调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
兴趣,爱好是心理学范畴的课题,在诸多心理学专著与教材中均有论述,人们对体育运动的兴趣、爱好,无疑也应是体育,运动心理学的研究课题。兴趣是干好任何一件事的基础,也是人们对事物不断探索的源泉和动力。
兴趣是人的一种心理现象,是指一个人认识与掌握某种现象,事物或参与某项活动具有积极情绪的一种心理倾向。
兴趣,是人们对外界环境一定的现象与事物在认识或实践中,产生的心理倾向。是对某一事或人产生的不自觉的无形的吸引力,他很乐意不厌其烦地去干它干好它。因此,兴趣不能离开具体的对象,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培养从事体育活动者的兴趣、爱好,选择与确定体育活动内容就十分重要。
兴趣,表现出具有的积极情绪,导致了行为上爱好某项活动,从而形成行为习惯。缺乏对某一活动的兴趣,就不可能产生对该活动的爱好,对该活动没有爱,也就不可能对该活动有持之以恒的兴趣,而缺乏对某种活动兴趣和爱好,一般来说,也就不可能形成从事该活动的习惯,即使已形成的习惯,也会随着兴趣爱好的淡薄而逐渐消退,那是一时的冲动,不可能持久。反之,随着对某一活动的兴趣的形成和爱好的增长,习惯性可就越强。坚持终生体育,我们强调对体育的兴趣爱好和养成从事体育锻炼的重要意义。
体育的兴趣、爱好和习惯,在体育活动实践中有其爱不同的意义,兴趣是一种心理倾向,爱好是一种行为的积极表现,而习惯则成为生活中的“自然”行为,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我们一般是在提高人们对体育活动意义认识的基础上促进他们对此发生兴趣、爱好,以致形成了经常从事体育锻炼的习惯,成为生活节奏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的重要部分。
学校的体育教学,不仅同其他文化课一样,体育教学也是文化科学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不断挖掘体育教学的潜能,使其获得综合效益。
体育教学,锻炼学生身体和改善学生健康状况,促进学生身体进机能,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的全面发展。使他们掌握体育,卫生保健基础知识,学会体育运动的手段、方法、丰富学生体育文化知识,不仅是锻炼身体的需要,也是激化学生体育乐趣,培养终生参加体育锻炼习惯的需要,是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教育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和勇敢顽强的精神,发展学生个性,陶冶学生美的情操,培养文明行为,它是作为学校的德育、智育、体育以及爱国主义教育等几个方面,全面发展教育组成部分之一的学校体育的重要工作环节。
学校的体育教学应同体育运动训练和运动竞赛等基本途径相互配合,共同实现学校体育的目的任务,学校体育教学的主要任务是掌握“三基”,具体目标是完成国家统一的学校体育教学大纲,其基本组织形式是体育课,而体育课却有各种类型的课,应根据各种类型课的特点与任务要求进行组织上课。具体衡量一堂课的质量,总的应从这次课的特点与任务考虑,而评价整个体育课的质量,却离不开学校体育课在整个学校体育中所占的地位作用这个大前提,因此确定学校体育课改革的方向,首先就应明确学校体育课在实现学校体育目的,任务或总目标中的地位,作用和建立相适应的学校体育教学大纲,再具体深入研究体育课的上法。
学校体育教学应重视对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身体全面发展,但一味强调体育教学培养能力、促进学生身体全面发展,而忽视培养学生对从事体育活动的兴趣,爱好和养成锻炼的习惯,这样不可能奠定学生终生体育基础能力同兴趣、爱好和习惯一样,总是和人的某种活动相联系,并表现在活动中的,能力同兴趣、爱好、习惯虽有上述的共同点互相联系之外,但仍有严格的区别,而不能相互代替。
人的本性是爱动的,一般来说自幼爱“玩”,那么从小培养幼儿、儿童、少年和青年爱“玩”,会“玩”的习惯,加以正确引导,鞭策与鼓励其成效也就越大。我们还可以利用他们的好动性,调节活动的频率,提高课的密度和运动量。
培养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爱好与习惯,不仅是一般的体育教学过程,而且更要强调这是一个养成教育的过程。因此,不仅要求在体育课中进行教育,而且,应该课内外结合,校内校外结合,校内校外配合,共同实现之,忽略了这一点,就难于奏效。
学校的体育课是按国家教委颁布的统编的体育教育大纲上课,完成该大纲的教学任务已十分繁重,体育教师在此条件下怎样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改进组织教法,并同课外相结合,促使学生对体育有兴趣、爱好,养成经常从事体育锻炼的习惯。
在学校党政的正确领导下,充分发挥体育教师的积极性,大胆改革课堂教学,使体育改革深入发展,良性循环,学生对参加学校体育的兴趣、爱好和习惯的形成,是学校体育工作成绩的综合表现,是奠定终生体育基础的重要标志之一,因此,这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采取综合“治理”的办法,首先应树立在体育课中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要求和促使学生养成体育锻炼习惯的观念,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对体育的爱好、兴趣和习惯。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