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的什么作业难倒天文学家?

2020-05-19 教育 135阅读

最近,媒体报道有一道小学生题目“从现在开始,请你每晚7点至9点之间观察1次月亮,把看到的月亮形状画下来,坚持28天。”这是上海小学一年级《暑假生活》的一项作业,然而,这道题目却把上海市天文学会秘书长、中科院上海天文台科学传播工作室高级主管难住了。

原来,根据自然规律,月亮每天升起的时间都会比前一天推迟50分钟左右,也就是说,每个月约一半时间,月亮要在第二天凌晨甚至一早才升起,又在白天悄悄落下。孩子无法按照题目要求,在晚上7点至9点找到月亮的踪影。

客观说,能为小学一年级学生布置这样的暑假题,出题者确实是用了心的。可没承想,这道题本身的合理性,在作为天文工作者的家长那里现了原形。按照这位家长的科普,学生们想必是无法按照要求完成这道题了。

教育创新,这一点在当前不断被强调。其在实践层面,很大程度上便体现于出题时要打破传统的思维窠臼。

该作业要求学生观察月亮形状的变化,应该也是这种创新思维的产物。只是,创新不意味着可以毫无边界。

比如说自然科学方面的题,首先就应保证题目本身要符合常识;而人文方面的题,也该匹配孩子年龄阶段的思维习惯,不宜过度超前。否则,就很容易走向另一个极端。

出题也是要切合实际的。不能一味的天马行空。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