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天文台的警告机制

2022-08-05 时事 70阅读

由于恶劣天气下,香港政府及私人机构的上班,以及学校停课的准则多与天文台所发出的警告信号挂钩,香港天文台在发出热带气旋及暴雨警告信号时经常受到来自各界的压力。1990年代,时任香港总商会会长的翁以登就经常在天文台发出八号烈风或暴风信号之后,公开指责天文台令香港商界蒙受巨额经济损失。不少市民亦在热带气旋及暴雨情况下,直接致电天文台质问发出警告信号的理据。而天文台数次的预测失误,亦令发出警告的决定备受质疑。 例子有1999年台风利奥(Typhoon Leo)吹袭香港,香港普遍风势不大,只有部分离岸及高地风力达强风程度。当日天文台却悬挂了八号东北烈风或暴风信号,而风势在信号生效期间持续减弱,令市民质疑香港天文台的做法是否正确。类似的情况在2001年台风玉兔(TyphoonYutu)袭港时再次出现。
有些人觉得这些批评使天文台对发出警告的态度转为保守,以免得罪商界。同时,由于香港人口已广泛分散各区,天文台保守的政策却引起市民的不满,因为即使在新界各区多个气象站已出现烈风的风力,但由于维港两岸风势未达烈风程度,而无须发出八号烈风或暴风信号,市民仍然要冒著大风雨去上班。
2006年8月3日,台风派比安影响香港期间,香港境内普遍吹烈风程度的东至东南风,近海、高地及多个新市镇(如青衣及赤柱)的测风站风力更有时达暴风程度。但香港天文台以维多利亚港内未有持续的烈风为由,不发出八号烈风或暴风信号,引起舆论的猛烈抨击。事后天文台全面检讨热带气旋警告系统,并决定在2007年开始采用新的准则决定是否发出三号及八号信号。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