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
就是过年时差不多家家要杀猪,包粽子,比较重视的节日有 三月三,七月十四,九月九,这三个节日都跟鬼神之说有关的最能表现壮族文化特色的是语言及其衍生物。潘其旭说,无论是构词还是语法,壮话跟汉语有着极大差别,其最大特色是类似英语的“倒装”式。比如说公鸡,壮话则说鸡公,把修饰的部分放在后面。这是符合人类的认知习惯的:先看到鸡,再确定其是公是母。长江以南的汉语都受壮话影响,基本上是说“鸡公”,而北方方言则说“公鸡”。壮族存在一种万物“波乜”(公母)观,鲜明地把所有的东西都两性化,铜鼓、天气等所有抽象、具象的事物都分成公母,天气一天晴一天阴就说“天气一天公一天母”。壮话中的声母也分公母,发出的音构成词就变成声母的儿子,这说明壮族很早就知道构成语言的元素。因此,壮族人语音功能特别发达,原因在于壮族没有文字,只能通过韵文体来传承文化,进行人际交往,并促使壮族人诗性思维、形象思维非常发达,什么都通过诗性语言表达,所以,对民歌韵律要求非常严格,人们非常崇尚善歌者。
愿我的答案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