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工作是由幼儿园和小学完成是对还是错?

2022-03-10 教育 183阅读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以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因此研究幼小衔接问题,做好衔接工作是十分重要的。幼儿园和小学衔接工作做得如何,直接影响儿童入学后的适应和今后的健康成长,影响义务教育的普及和质量的提高。笔者认为要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就要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1给予充分的衔接时间从上大班第一个学期开始,到进入小学的整个一年时间,都要作为幼小衔接的工作时间。只有幼小衔接时间足够充分,才能做好幼小衔接教育阶段中各个环节的衔接。在此期间,幼儿园教师可以带幼儿去参观小学,这些做法是非常必要的。使幼儿在生理、心理各方面适应即将进入的小学教育环境,不但教育效果好,而且还使幼儿对小学和未来的学习产生期待和憧憬。如果幼小衔接时间过短,比如一些幼儿园在幼儿将要进入小学的前半年才做衔接工作,带幼儿去参观小学,这些远远不够。部分家长或教师在衔接过程中急于求成,忽视了幼儿的可接受性,致使幼儿在生理、心理各方面压力突然加大,难以适应,不但教育效果不好,而且还使幼儿对小学和未来的学习产生恐惧感和不安全感。2注重教育内容的衔接幼儿园教师要重视幼儿对社会适应能力的教育,不但要对大班幼儿的知识技能等进行强化训练,更要对幼儿发展同样至关重要的体育、德育、美育、等方面进行训练,特别要重视幼儿社会适应能力的衔接。在智育中,重视知识,特别是数学、语文知识的衔接,更要重视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学习习惯的衔接和生活经验的积累。幼儿园教师可以将小学的学生行为准则解释给幼儿听,为入小学做好准备,比如:对老师要尊重、讲礼貌,对同学要团结互助。上课专心听讲、不许开小差、玩小动作,说话等。精神要集中,回答问题要举手,课间要安静的休息。要求幼儿尤其是即将升入小学的大班孩子像小学生一样刻苦学习,更要对幼儿进行应有的教具演示、图案色彩、生动的游戏等教学。同时,幼儿教师在教学上要严格要求自己,所教知识和技能要规范,使幼儿养成正确的习惯,如书写汉字的笔顺一定要正确,否则儿童进入小学就要面临纠正错误的问题,那就阻碍了儿童应有的发展。要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幼儿园教师还要和家长进行多沟通,比如在开幼儿家长会的时候,要引导家长不但要重视幼儿知识的积累,更要重视孩子兴趣开发和能力的培养。而不要给幼儿灌输过多的知识,否则就是拔苗助长,影响孩子健康成长,孩子本该有的纯真没有,反而过早的背负上沉重的不该属于这个年龄背负的负担。比如有的家长竟将小学一年级的课本内容提前教给幼儿掌握,每天在空闲的时候都教幼儿背唐诗宋词、背故事、学写字,但从来不让幼儿玩玩具,也不让幼儿参与劳动实践。这种情况会导致幼儿在刚入学时感觉很轻松,老师教的都会,于是上课不专心,做作业不认真,形成了不良的学习态度和习惯,随着内容的加深,难度的加大,许多孩子就出现了适应困难,出现“厌学”等问题。因此,幼儿园教师要引导家长更新教育理念,不但要关心自己的孩子是否聪明,更要重视社会实践方面的培养,使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4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刚入园的幼儿个性强、自理能力较弱、情绪不稳定,而进入小学后,孩子的生活方式和教育方式将发生重大变化。幼儿由事事依赖父母、老师过渡到事事独立完成,幼儿以游戏为主的活动逐渐改变为以学习为主的活动,课后还要复习、预习做作业。另外,学习以口头语言为主改变为书面语。刚刚由大班升入小学的幼儿心理情绪必定会受到影响,由于从幼儿教育到小学教育的协调工作被忽视,新生入学或多或少都会出现学习压力、交往压力,甚至难以适应小学学习生活,出现种种逆反心理。所以,作为幼儿园教师就要有意识的培养幼儿独立的自理能力。现在的幼儿大多是独生子女,我在教学中经常看到一些父母,孩子上学了,还要一口一口给他喂饭,作业做完了,总是亲自帮他订正错误,进出门总是帮着孩子整理书包。只要孩子存在的地方,就有父母的身影。而孩子在幼儿园里,过的是集体生活,整天都和老师在一起,生活上遇到很多困难。如穿衣服、系鞋带、入厕等,会及时得到老师的帮助,但是进入小学后,孩子过的是一种相对独立的学习生活,像系鞋带、准备学习用品等问题,都得靠孩子自己。孩子的动作慢、能力差,必然会影响他的学习。所以,在幼儿园期间,教师就要培养学生独立的自理能力,比如像系鞋带、准备学习用品等问题一定要试着让孩子自己来准备,只有形成一种良好的自理生活习惯,才能使幼儿在进入一年级之后能够更快的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才能形成健康良好的行为习惯。综上所述,幼小衔接不应该是幼儿园的范围,更不是小学的范围,幼小衔接恰恰处于一个中间范围,所以,作为幼儿园教师,我们不但要教授幼儿知识,更要从各个方面来培养幼儿的综合能力,幼小衔接要衔接知识,更要衔接能力,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这样幼小衔接班,也就是我们所谓的学前班,才能使幼儿既掌握了知识,更锻炼了自理和适应社会的能力,才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样的幼小衔接才是我们真正想要的。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