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保护孩子的好奇心,激发其探究欲望
有研究表明,从儿童心理发展的角度看,儿童时期一般要经历两个“好问期”。第一个“好问期”从一岁半开始,三岁前后达到高峰期,这个时期大多喜欢问:这是什么?之类的问题。第二个“好问期”从三岁之后开始,4-5岁达到高峰。这一时期以探究有关条件、动机和结果之间的关系,即以提:“为什么”的问题为特征。我们经常听到小朋友提出各种问题。如幼儿问老师,我脱毛衣时为什么有噼辟啪啪的声音,还感觉有些痛?在自然角里,我们会听到小朋友议论:“为什么豆豆发芽了,可是大蒜老不发芽呢?”对于幼儿提出的问题,我们老师首先应该以积极、热情的态度回应幼儿,用心解释或者引导幼儿想办法解决问题,千万不能置之不理,否则就会禁锢幼儿的思想,久而久之幼儿的好奇心、探究热情就会减退甚至消失。其次,我们也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发幼儿新的好奇心,引导幼儿进行新的思考。最后,还应该把幼儿的好奇心上升为探究的热情。着名科学家瓦特对蒸气推动茶壶盖产生了兴趣,从而发明了蒸气机。因此,我们应该从幼儿好奇心出发,促进幼儿产生探索的兴趣。
二、创设教育环境,培养探究能力
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有助于探究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的自由、民主、和谐。自由的氛围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人的自由探究的能力。幼儿与老师建立起一种平等、信任、理解、尊重、和谐的师生关系,创造民主和谐的教育与活动环境,能有效地激发幼儿主动积极地参与探究活动。教师的教育行为和对幼儿的态度,直接影响幼儿的发展。在幼儿阶段,孩子的自我意识很脆弱,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评价都会对其产生很大影响。在幼儿探究的过程中,教师应多表扬、肯定、鼓励、接纳、欣赏的态度,甚至应该淡化教师的权威意识,让幼儿感到教师只是一个对自己活动很感兴趣,并能提供有益建议的“大朋友”,这种高度的安全感和自由感能激发孩子巨大探究能量。
心理学家布纳认为:有兴趣的材料是学习最好的刺激。在科学活动中,材料是引发幼儿探究的刺激物。材料的丰富多样能保证每位幼儿都有机会参与操作活动,使他们有多次尝试和反复操作的机会,从而完成自己富有创造性的设想。如在科学活动“怎样使物体移动”的活动中,提供丰富的材料,如:纸屑、积木、跳棋、各种玩具、火柴棒等等。通过运用已有经验再加工,创造符合目标的物体,从而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
三、引导幼儿在科学活动中自主探究、思考
幼儿关心着身边的一切,自然界千奇百怪的现象吸引着幼儿,一朵花、一滴水,都是幼儿感兴趣的内容。教师利用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小事,随机向幼儿提出问题,鼓励幼儿积极探究,如下雨时,让幼儿在活动室外的走廊里一边观察雨,一边回答“雨像什么”?“下过雨后的地上会怎样?”从而使幼儿对雨产生兴趣,继续探究“雨从哪里来?”“为什么会下雨?”“下雨前小动物又在干什么?”等等。幼儿在一定量信息储存的基础上,促使幼儿多方面进行探究,经过多次练习,他们的探究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质疑是孩子学习科学的起点,科学探究要依靠问题不断推进。鼓励和引导孩子去发现问题,并激发幼儿主动参与探究,从而培养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物体平衡的教学活动中,让幼儿利用老师准备的各种材料,自己想办法让小丑在钢丝上立稳,激发了幼儿探究的欲望,在幼儿操作过程中,老师不发表意见,让幼儿自己想办法操作,有的幼儿使用了回形针,有的使用了橡皮泥;有的将小人撕条小口,将小人插在钢丝上等等,然后让幼儿讨论、辩析,谁的小人表演最精彩。随后,教师再提出更高的要求,让小人能在钢丝上走来走去,幼儿进入再实践、再探究的阶段。在活动中,幼儿的主动性得到了尊重,培养了幼儿善于学习、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当然,幼儿的探究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日常生活与教育实践中有目的、有意识的培养,应注意接受幼儿新奇的想法与做法,给幼儿提供自由探究的时间和空间,使幼儿的探究能力得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