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因为泛滥这个词误导了中国人,尼罗河不叫泛滥而叫定期灌溉和施肥,尼罗河相当于天然水利工程,裹挟的有机物腐殖质又提供大量营养,而且时机正好,又不会造成人畜伤害,这就好比海边的人会掌握潮汐规律,和海风,靠着自然条件就可以在滩涂上收获。
而且近海养殖还能实现海水交流,海风又能提供动力,这也是为什么埃及文明是世界上最早的封建君主文明,因为农业问题不但解决了而且还有优势,大量的人力物力积累丰富物质资源
扩展资料:
尼罗河气候
尼罗河流域跨纬度35°,南北气候迥然不同,呈现明显的纬度地带性,同时非地带性因素(主要是地形)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气候带的分布。
位于流域东南部的埃塞俄比亚高原,由于地形隆起,气候出现垂直带谱,并具有干湿季分明的特点。夏季,北非和阿拉伯半岛上空属低压带,南印度洋吹来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转为西南风。
与来自几内亚湾的湿热气流合并为强大的西南气流,沿高原迎风坡抬升,形成7~9月的“大雨期”。冬季,高原盛行来自西南亚大陆干燥的东北风,形成10月至翌年2月的干季。3~4月,苏丹位于低压中心,从印度洋面吸引一股湿润气流。
在高原大部分地区形成“大雨期”前的“小雨期”。高原年平均降雨量1000~2000毫米,是尼罗河流域最重要的降雨中心。
流域南部,东非高原西北部不仅受来自几内亚湾湿润气流的影响,而且由于地处赤道湖区,太阳辐射强烈,对流旺盛,因此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1200~1300毫米。
季节分配也较均匀:月平均降雨量最多不超过180~200毫米,最少不低于50~60毫米,没有明显的干季,相对湿度约为70%,这是尼罗河流域的另一个降雨中心。
由尼穆莱往北缮,雨季缩短,雨量递减,等雨线基本上呈纬向分布。苏丹南部雨季出现在4~10月,中北部则限于7~8月。喀土穆年雨量不足200毫米,而栋古拉—开罗之间年雨量更在25毫米以下,阿西尤特以南经常终年无雨。
由于受地中海式气候的影响,自开罗起北至沿海,年雨量从25毫米渐增至200毫米,降雨多在冬季。
参考资料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