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赏析

2022-08-08 文化 138阅读
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版别:
1. 秋月,别作“秋叶”。花谢会再开,月缺会再圆,因此花月常被用来代表永恒,在本词中也是一样。春花秋月,作为永恒的代表,来和下句“往事”的短暂形成对比。春花秋叶则达不到这种对比效果。大概是后人为了避免与下文的“月明中”重复,而把“月”改为“叶”的,却不知这样一来,就令这开篇一问失去了应有的张力。
2. 小楼,别作“小园”。二者区别在于,小楼是有高度的,小园则是平面。联系下文的“回首故国”,以登高远眺的行为比较适宜。故以“小楼”为佳。
3. 东风,别作“西风”。东风为春风,意暖。西风为秋风,意寒。风前一个“又”字,表示周而复始。则此句所表达的,应是年复一年,年年相似,故国依旧不堪回首之意。春是一年之始,故觉以“东风”为宜。且东风有暖意,风暖心却寒,春回往事却不回,形成对比的效果。相比而言,西风则一点效果也无,内容单薄得很。疑是后人为避免与末尾的“向东流”重复,故改东为西。殊不知重复在晚唐五代本非大忌,无需刻意避免。如此一改,却完全破坏了词句本身的张力,实在是得不偿失,画蛇添足。
4. 回首,别作“翘首”。翘首意为抬头而望,包含着希望、盼望。而回首的含义更多是不舍,是挂念。观词意,这样的生活年复一年,早已失去了期盼。明知故国不再,却依旧在明月下张望,并非是因为还心存希望,而是心存挂念的缘故。这是表达绝望之情的句子,不适合用饱含希望的“翘首”。
5. 应犹,别作“依然”。 “应犹在”是疑问句,表推测。“依然在”则是陈述句,表判断。词人既已去国多年,怎知故国近况?这里当以推测的语气为宜。 “依然在”语气太过肯定,与全词表达的追忆、挂念的情绪不符。
6. 问君,别作“不知”。结合下句来看,这里应是一个设问句。上句提出问题,下句给出回答。“不知”是在陈述事实,而不是在问询。无法顺理成章地引出下句的回答,让下句显得十分突兀生硬。上句“问君”,下句作答,则水到渠成顺其自然。故觉“问君”为佳。
7. 能有,别作“都有”、“却有”。 “却”有转折的意思,观前后句并无转折的趋势,此处用“却有”不妥。“都”有全部的意思,强调的是数量。结合下句的回答来看,这里以表达程度的“能有”为宜。
8. 几多,别作“许多”。“许多”包含肯定的含义,不适合放在疑问句中。
9. 恰似,别作“却似”、“恰是”。“却似”表转折,而观前后句,此处无需转折。“恰是”为判断句。而这里是比喻句,以水喻愁,以“恰似”为宜。

赏析:
这是一首思国之词。
起笔即是惊天动地的一问。春花秋月,本是世上最美好的事物。花谢花开,月缺月圆,永无休止。词人却问这世间最美好而永恒的事物何时了,问得极无理。接下来不说为何发此一问,却又发出另一问,往事知多少。往事已经完结,其有多少不问自明,问得又极多余。只因在词人心中,往事如同这花月一样美好。但花月永恒往事却易散。花写了会再开,月缺了会再圆,往事去了却不会重现。在这无理与多余间,在这永恒与短暂的强烈对比间,蕴含着的是词人心中巨大的痛苦与不甘。忆起往事,登楼远眺,想在月色下寻找故国的影子,却哪里找的到?东风吹来春色,却以一个又字言之。只因东风年年吹过,春色年年如一,而故国,却别易会难,再也无法相见了。纵有春风年复一年地吹暖天地,吹开万物,却再也吹不暖词人冰冷的心,吹不回他早已消散的,如花月般美好的往昔。这春风,也显得多余了起来。只能凭想象去猜测,故国的宫殿应该还如一如往昔吧?但是人却已不再是从前了。“无情”之物,往往比“有情”之人要来的长久。物是人非的现实,让词人心中的愁苦,如同春水一般。一旦破冰而出,便绵延不绝,无可逆转。
对比是本词一大特色,且贯穿始终。开篇两个问句,以花月的永恒对比往事的短暂。而正因往事与花月同样的美好,才让二者有了可以对比的基础。因为美好是相同的,所以这永恒与短暂的差异,才显得格外的触目惊心。表面看是两个疑问句,实则是个设问句,第二句是以问代答。东风可以吹开万物,吹暖天地。纵使经历了寒冷的冬天,也可以让人间温暖得如同前一个春天一样。但春风再暖,也吹不回往昔,吹不暖词人的心。春天过去了,有春风可以吹回。但往事过去了,却再也唤不回。这是温暖与冰冷,希望与绝望的对比。雕栏玉砌不知亡国之苦,依然如昔,而当年的人,却已改变了。这是无情与有情的对比,是外物之永恒与已人事之无常的对比。最后,则以比喻作结。以春水破冰之时的汹涌澎湃势不可挡,喻心中愁苦之绵延不绝,无可消除以水向东流之必然,喻心中愁苦之必然,无可改变,无可逆转。简单的一个比喻中,蕴含着巨大的张力,也蕴含着词人无尽的苦闷。

存疑:
本词别说为柳永作。从内容上看,本词字里行间皆是亡国之思,往事之痛。从万物的永恒,反观人生的无常,于是发出不甘的呐喊。这种亡国之痛,不是柳永经历过的,也不是他可以抒发得出的。从风格上看,本词通篇白描,不假修饰。用词明白如话,而用情则感慨至深。这种清水芙蓉般的天然率真,也不合柳永善于雕琢、铺陈的笔法。柳永说实难取信于人。
据载,后主七夕命宫妓作乐,传“小楼昨夜又东风”之句于外。太宗闻之大怒,遂赐牵机以毒之。这首词,可算是后主的绝命词。即便无法考证出,这究竟是不是他写的最后一首词,至少从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无可抑止的痛苦中也可看出,本词是他入宋日久的作品,如罂粟花般开放在他生命的尽头。http://tieba.baidu.com/p/883503235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