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经济学的人都知道,经济市场上有两只手在起作用,他们分别是“看不见的手”和“看 得见的手”。“看不见的手”出自《国富论》(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经济学著作),指的是 市场机制对经济发展的作用;“看得见的手”出自《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英国经济学家 凯恩斯的经济学巨著),指的是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
“看不见的手”的原理是这样:自利——理性——利己而不损人——社会利益的实现—— 自由放任,主要强调市场对经济的作用,它被认为是亚当•斯密最大的历史功绩。经济政策上 的斗争,历来是“政府干预”和“自由放任”的斗争,亚当•斯密的自由放任主张一直是经济自由主义的最有力的武器。
在亚当•斯密的经济学理论里,国家在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中只是充当 “巡夜警察”。凡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作用下由个人做效率更高的事,就不应当动用看得见的手。 看得见的手只在少数情况下出现,来执行某些必不可少的最重要的任务,例如保护私人财产不 受侵犯等。
简单来讲,就是让商品供求来影响商品价格,强调市场上商品价格与供求关系的相 互影响。在商品供过于求时,商品价格下跌,生产者获利减少,就会缩小生产,而生产缩小又造 成商品的供不应求,价格又出现上涨,获利增加的商家又扩大生产再次造成供过于求的形势,从 而开始新一轮的供求变化与价格变化。
这种自由经济理论不仅为其追随者所推崇,而且很快被 社会所普遍接受。依靠看不得见的手就是依靠市场调节经济,这可以满足人们购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的要 求,促进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然而市场并不是完全理性的,它具有几个缺点:盲目性、 自发性和滞后性,因此它的调节和定价功能并非永远灵验,总会出现一些“市场失灵”问题。
市场失灵主要来自市场经济中的“外部效应”。公共品的外部性问题,一度是被我们“集体 遗忘的角落”;加上正负外部性的不同推力,又在很大程度上搅乱了“公共奶酪”的公平与匀质。 如果把教育看做一种消费商品的话,那么,教育除了满足商品制造者(学校)和商品消费者(学 生)本人之外,无疑还对他人和社会有利。
这种溢出的好处就是正外部性;而企业排污则产生负 外部性,它满足了排污者的要求后,同时污染了环境,排污者却不负担污染成本。因此,如果一 味地依赖市场来调节,就会造成这样一个结果,排污的积极性显然高于办学的积极性。在这种 “市场失灵”时候,“看得见的手”无疑要主动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