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分为6个市辖区和4个县级市,市辖区包括:姑苏区、虎丘区、吴中区、相城区、吴江区、苏州工业园区。
截止2017年12月,苏州市辖6个市辖区:姑苏区、虎丘区、吴中区、相城区、吴江区、苏州工业园区;代管4个县级市:常熟市、张家港市、昆山市、太仓市。
沧浪区、平江区、金阊区行政区域在2012年9月被撤销,一起设立为姑苏区。
全市共设36个街道和53个镇,其中苏州市区设29个街道和21个镇。
扩展资料
苏州市政区沿革
苏州自有文字记载以来,已有4000多年历史。公元前十一世纪西周泰伯、仲雍南来,号勾吴。
春秋时,东周寿梦于公元前585年称王,建吴国,吴王阖闾于公元前514年始建苏州城,为吴国都城。战国时先后属越、楚,秦代建置吴县,为会稽郡治所。
汉代设吴郡。三国时属孙权吴国。南朝时属梁,设吴郡。隋开皇9年(589年)始称苏州。宋为平江府。元改平江路为治所。
1356年张士诚改称隆平府。明洪武2年(1369年)称苏州府。清代续为苏州府。民国元年撤苏州府,设吴县。1928年建苏州市,1930年撤销,复称吴县。
新中国成立后,苏州分为苏州市和苏州专区两个行政区。
1953年1月之前和1958年7月至1962年6月,苏州市曾两次划归苏州专区。
1953年至1957年,无锡、江阴、宜兴和武进4县先后划归苏州专区。
1956年初,宜兴划归镇江专区。
1958年初,苏州专区与松江专区合并。是年7月,武进县划归镇江专区,11月原松江专区所属各县划归上海市。
1961年,从常熟、江阴划出部分公社,成立沙洲县。
1983年初,江阴、无锡两县划归无锡市。苏州实行市管县体制,下辖1市(常熟)5县(沙洲、太仓、昆山、吴县、吴江)和平江、沧浪、金阊、郊区4个区。之后,5个县先后撤县建市,其中沙洲县更名为张家港市。
1992年和1994年先后从吴县及郊区划出部分乡镇,分别设立苏州高新区和苏州工业园区。
1993年被国务院批准为“较大的市”。
2000年9月郊区更名为虎丘区。
2001年初,吴县市撤销,并入苏州市区,设立吴中、相城两区。
2002年,苏州高新区与虎丘区合并。
2012年9月,撤销沧浪区、平江区、金阊区,以原沧浪区、平江区、金阊区行政区域设立为姑苏区,撤销县级吴江市,设立苏州市吴江区。2017年末,全市共有53个镇、37个街道、1162个居委会、1026个村委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苏州
参考资料来源:苏州市人民政府-苏州市行政区划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