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行计时工资的企业如何依据劳动法计算日工资?

2022-08-19 社会 74阅读
  计时工资是指按照劳动者的工作时间来计算工资的一种方式。计时工资可分为:月工资制、日工资制和小时工作制
  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
  年工作日:365天-104天(休息日)-11天(法定节假日)=250天 季工作日:250天÷4季=62.5天/季 月工作日:250天÷12月=20.83天/月 工作小时数的计算:以月、季、年的工作日乘以每日的8小时。
  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
  按照《劳动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即折算日工资、小时工资时不剔除国家规定的11天法定节假日。据此,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为: 计时工资
  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 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 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法定假日:元旦、清明节、五一、端午节、中秋节各1天,春节、国庆节各3天。 特点 直接以劳动时间计量报酬,适应性强; 考核和计量容易实行,具有适应性和及时性。 具有时显的不足,即不能直接反映劳动强度和劳动效果
  计时工资由以下三个要素构成: 计量劳动与支付报酬的时间单位。 计量劳动量与相应报酬的技术标准。 劳动者所付出的实际有效劳动时间。 计时工资的具体形式: 小时工资制。 日工资制。 月工资制。 年薪制。指的是对企业中受聘任担任厂长、经理的企业经营者实行的一种特定形式的计时工资制。 由于计算时采用的时间单位不同,计时工资可分为三种具体形式: (一)小时工资制 小时工资制就是按照小时工资标准和实际工作的小时数来计算工资。小时工资标准按日工资标准除以日法定工作时数求得。 (二)日工资制 日工资制就是根据劳动者的日工资标准和实际工作日数来计算工资。日工资标准的计算方法主要 政策解读
  有三种: 1.按照平均每月应出勤天数计算。即用全年天数减去国家法定节假日天数之差除以12个月,得出平均每月应出勤天数(25.5天),然后用职工本人月工资标准除以25.5,得出日工资标准。 2.按照平均每月日历天数计算。即用全年天数除以12个月得出平均每月日历天数(30.4天),然后用职工本人月工资标准除以30.4天,得出日工资标准。 3.按照当月应出满勤天数计算。即用职工本人月工资标准除以当月日历天数减当月法定节假日天数之差,得出日工资标准。 以上介绍的是传统概念的小时工资制和日工资制。在实践中,小时工资制和日工资制还有不同的涵义。即小时(日)工资制是指职工每小时(每日)完成规定的一定数量和质量的生产工作任务,即按预定的小时(日)工资额支付小时(日)工资。这一工资额不是由职工月工资标准直接演变而来,而是由企业根据自行规定的小时(日)工作量的大小,并参考本企业和社会上完成同一工作量应得的收入水平确定的。以上两种涵义的小时(日)工资制,在实践中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和需要选择使用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