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法行为与犯罪行为的区别是什么

2020-09-13 社会 123阅读

1、范畴不同:

违法是指一切违反国家的宪法、法律、法令、行政法规和行政规章的行为,其外延极为广泛。

犯罪行为属于违法行为的范畴。也就是说犯罪行为是违法行为,但违法行为不一定是犯罪行为。按照分类,违法行为分为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

2、概念不同:(一般违法和犯罪角度)

一般违法行为违反刑法以外的其他法律,具有社会危害性,应依法受到刑罚以外的法律处罚。

犯罪行为触犯刑法,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并依法应受到刑罚处罚。

3、行为后果程度不同:

一般违法行为,分为行政违法行为和民事违法行为,虽然社会危害性不大,情节轻微,但同样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损害,所以应受到相应处罚。

民事违法行为要承担民事责任,行政违法行为要受行政制裁。况且,有些一般违法行为如不及时给予处罚、惩戒,还可能发展为犯罪,从而带来更大的社会危害性。

一般来说,犯罪行为由于社会危害性较大,所以受到得惩罚较重,而一般性违法行为社会危害性不大,所以惩罚一般交轻。

4、特征区别:

违法与犯罪的联系是犯罪一定违法,违法不一定犯罪。区别是犯罪的社会危害程度比违法行为严重,犯罪行为大多数要负刑事责任,违法行为承担行政责任或民事责任。

犯罪行为,必须符合我国《刑法》关于犯罪的规定,必须具备以下特征:

第一,犯罪是危害社会的行为。行为对社会的危害性,是犯罪最本质的特征。

第二,犯罪是触犯刑律的行为。也就是说危害社会的行为必须同时是触犯《刑法》规定的行为,才构成犯罪。

第三,犯罪必须是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只有应受刑罚处罚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才被认为是犯罪。上述特征是确定任何一种犯罪必须具备的缺一不可的条件。《刑法》同时还规定,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这就说明,行为的情节和对社会危害的程度是区分违法和犯罪的界限。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违法行为

百度百科--犯罪行为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