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附中深圳南山分校的办学经验

2020-04-27 教育 98阅读

一、遵循民办教育的发展规律,实施服务教育,创建优质教育 实践经验表明,国有民办学校的发展要遵循市场规律。我们认为,要获得广阔的教育市场,就必须把学生看成学校教育的最主要“服务对象”,学校的各项工作构成一种服务链,最终由教师将一种优质的教育提供给学生。为此,我们实施了“服务教育”。同时,国有民办学校是一种现代教育形态,它的发展要遵循教育规律。教育要顺应儿童成长规律,满足儿童发展需要,为儿童能满足新时代终生教育学习化社会需求服务。为此,我们创建了以“三高”(学校教育高质量、学校管理高水平、学校教育高效益)、“三特”(学生有个性特长、教学有独特风格、学校有办学特色)为外在表征的 “优质教育”。
二、完善国有民办的办学体制,发挥民办学校的机制优势 国有民办学校的办学体制,与国有公办学校相比,优势在于学校办学主体独立性强,具有自主灵活的运行机制,可自主实施校本化管理,对社会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进行有机统整。民办学校在经费调度、机构设置、干部任免、师资聘任、课程设置、教学的组织与指挥、招生质量和数量、办学经费的筹措与使用等方面有相当大的自主权,从而形成了独有的机制优势。在办学过程中要不断完善国有民办的办学体制,保证机制优势的有效发挥。
三、建设学习型学校和现代开放式学校文化,走内涵发展的道路 传承北大精神,继承北大文脉,引进北大附中先进的办学理念和管理经验,整合北大和北大附中优质教育资源,是该校充分发挥教育功能和创建现代学校办学特色的需要。我们要继续努力建立以传承、拓展北大文化为主线,形成开放式学校文化环境为重点,以发展主体性、张扬个性、提升人的生命价值为根本宗旨,促进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整合,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观念文化协同发展的现代开放式学校文化体系,构筑师生共同的精神家园。 四、坚持教育创新,张扬学校个性,努力形成办学特色 创新是学校教育的灵魂,是一所学校可持续、跨越式发展的不竭的动力之源。学校的特色是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办学方略以及办学成就和水平的个性本质的外在表现形式。作为一所国有民办学校,只有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才能求得学校可持续、跨越式发展。
五、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以信息技术为依托,以课程改革为突破口,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充分发掘学生个性精神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该校以教育科研为先导,切实加强课程改革实验的科学研究,以教育科研成果指导课程改革实践;以信息技术为依托,对现代化教育技术与学科课程进行全面整合,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创造了一个全新的教育时空,初步实现了课程结构、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的优化,实现了素质教育的扎实推进,提升了教育质量和学生素质,培育了学生的健全个性。
六、实施人本化、科学化管理,为学校跨越式、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学校坚持“一切为了人的发展”的管理理念,实施“一切适应人的发展”的管理策略,建立“一切促进人的发展”的激励机制,实行了人本化、科学化的学校管理。学校努力建设一支“民主、团结、简洁、高效”的管理团队,践行 “以德立校、依法治校、民主理校、科研兴校”管理思路,坚持以领导干部的务实作风带动教师、以人本化的管理凝聚教师、以科学的分配机制激励教师、以培训和实践锻炼发展教师,加强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改善教师的职业生活方式。同时,坚持按教育发展规律实施学校管理,建立健全了教育教学、人事计财、行政后勤、学生管理等目标体系和规章制度体系,实施全员目标管理、制度管理、心理管理和信息管理;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分配制度,形成科学的激励机制,把工资、奖金、福利、津贴真正做到按照教师的工作性质、责任轻重、绩效大小进行合理分配,这是学校管理过程中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创造性,凝聚队伍,发展教师的关键举措。
七、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 该校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教师的发展放在第一位,致力于建设一支数量足够、素质精良、结构合理、博学爱生、乐教善导的教师队伍,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职业情操和人格素养,让每一位教师在北大附中深圳南山分校都有幸福感。学校创建了一种提升人的素养情操和生命价值的学校文化,培育了一种调动人的才智激情和激励人奋发向上的学校精神,逐步形成了一种能让人为共同的事来追求而拥护、信奉、坚持和执行的凝聚人心的核心价值观,使教师要在学校的工作和生活中,具有职业发展的自豪感、事业追求的成就感和生活品质提升的满足感,从而提高了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八、加强党建工作,为学校发展提供组织保障 在办学实践中,我们深切感到,国有民办学校要规范健康发展,必须加强党建工作。民办学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是事关学校全局的政治性工作,是做好学校工作强有力的思想基础和精神动力。该校始终注重加强党的建设,充分发挥民办学校党组织在教师队伍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决策参与作用、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凝聚作用和教育引导作用。办学特色学校确立文化建设的基本思路是:建立和完善以传承、拓展北大文化为主线,以形成开放式学校文化环境为重点,以发展主体性、张扬个性、提升人的生命价值为根本宗旨,以创建师生共同的精神家园为目标,促进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整合,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观念文化协同发展的开放式现代学校文化体系。
在实践探索中,我们对物力资源、智力资源、文化资源和品牌资源进行有机整合,使物化文明与人文精神、制度文化相互融合,绿化环境与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的智能空间相互渗透,使学校教育超越“围墙”和传统思维的局限,对家庭、社会乃至世界的教育资源进行有机统整,创造出融合北大文脉和现代教育理念的精神家园,现代化、数字化的绿色学园,思想交流、生命对话的诗意乐园。 每一位教师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力求优化教学过程,改革和创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师生的互动方式,扎实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益。“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表达交流,总结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已经成为师生们的崭新的学习和教学方式。每一位学生都是自主探究性学习者,每一位教师是科研型教学者。 作为文化校园的建设成果,2005年3月,该校被南山区教育局命名为“南山区校园文化建设特色学校”。
开放教育特色。 该校独立承担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立项课题《开放教育实践模式研究》,开展了开放式活动空间、开放式课程资源、自主探究空间、开放式教学方式以及开放式评价方式等开放教育实践探究活动。
开放式活动空间。学校利用梯间、长廊、墙角和开放空间,创设了各种艺术氛围深厚的教育展廊。如未名学园一楼综合实践活动空间的“北大校史展”,三楼综合学习空间的电子阅览室、开放图书阁、创意设计展及教室外长廊的开放图书架,四楼、五楼的社团活动和学科信息交流长廊;博雅学园二楼的自主探究空间,三楼自主发展空间,四楼的自主学习空间等。这些具有一定品位的空间文化建设以开放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筑起了跨越学科的桥梁。此外,陈列于开放空间中的网络终端信息港使空间更具开放性特点和信息时代的特征,构成了学校和社会信息交换的节点。
开放式课程资源。学校的全部教育资源全方位向学生开放,实现了课堂教学延伸,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同时也升华了学生的诚信、自律、负责的优良品格和爱校情怀。书架摆在教室外的长廊上。学校让书籍散之于学生中,将一部分藏书分散到各班级。小学、初中、高中,班班教室外都专门配置书架和长凳,每个班级教室外摆放100多本图书、画册、报刊,不仅本班学生可以自由取读,经过这里的其他班级的学生和教师也可以驻足读书。实验室没墙,艺术教室不上锁。
自主发展空间。学校还在博雅学园的“自主发展空间”建有开放“实验室”,倚墙而设,各种理化仪器设备、模型、生物仪器和标本一应俱全,教师对这里的管理仅仅是按照学生上课进度,不时添加和更换一些实验设备。走廊一角的钢琴,设施完备的美术教室、音乐教室、琴房等都是供学生自由使用的。未名学园的综合活动空间和探究性学习空间都全程开放,搭建了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平台。
开放式教学方式。学校践行以弘扬人的主体性为宗旨,促进人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开放式教学方式:学校整合艺术、体育健康教育课程,实行“情趣跑班制”。小学部整合和拓展了艺术课程。基础课教学以年级为单位组织,选修课则以“专业”为单位,打破年级界限统一排课,实行“情趣跑班”。同时,体育课也进行了课程整合,推出了体育基础与田径、篮球、足球、网球等专业课结合的教学组织形式。学校拓展数学、英语课程,实施分层教学和“双轨动态班级授课制”。学校采取小班化教学,还拓展了小学中高年级和初中的英语、数学学科内容,实施了“双轨动态班级授课制”和学科分层教学。即打破以年龄作为唯一依据划分的自然行政班,根据学生个别差异分层,行政班和实际发生教学的层次班双轨并行;实行分层教学、动态管理。教学制度的创新,超越了传统的班级授课制,课程内容、课程实施的时空、师生关系得以重构,在课堂教学激活后,学生成了课堂教学中的主角。
开放式评价方式。学校实行发展性评价,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发掘每一位学生的天赋潜能,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进步就是优秀”的评价观让每一位学生找到自信;档案袋评价,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活动中评价,每一位学生都是评价主体;多元评价使每一位学生能把学习看作人生的快乐。
自主发展教育特色。 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也是教育的直接参与者与设计者。该校把发展主动权还给学生,引导学生自主参与、民主管理与自我管理,在参与中实现自我教育,进而实现自主发展。
实 行无人监考。在自我教育中养成诚信品格。该校从小学四年级以上各年级,均实行无人监考。在实行过程中,我们通过主题班会、报告会、板报宣传、征文比赛等形式开展了一系列诚信教育活动,营造“诚实守信”的教育氛围。在此基础上,以班为单位组织学生对学校、教师和家长做出考场规范承诺,签订承诺书,申报“实行无人监考诚信班”。把考试诚信的教育变成对培养学生自我约束能力,实现自我管理的一种手段。
开展自律承诺。在自我约束中培养责任意识。自律承诺是每位学生把自己的行为主动置于家庭、学校、班级及同学的监督和约束之下,自觉培养责任意识,变“要我做”为“我要做”的一种管理模式。在开展网络道德文明教育,让学生认识网络,鉴别网络、使用网络的过程中,我们采用了承诺制。首先通过学习网络文明公约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然后通过主题班会,学生承诺与网络不文明行为再见。实践证明,这对增强学生网络道德意识和文明网络行为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
改进评价方式。 在自我激励中发展个性特长。在评价上,我们改革以往“三好学生”式的常规评定方式,开展了“我优秀、我能行”个人特长自主申报评优活动,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和表现申报应获什么奖项,填写特长评优表,提供事实和典型材料,有的特长还须当场表演,经大家评定后予以确认和表扬。这种自我评价,鼓励每一位学生找到自己的优点,发挥特长,树立自信,牢固树立“人人能成功,个个能成才”的新观念,让每一位学生找回了自尊和自信。
班级民主管理。在自我管理中弘扬集体精神。“自主发展优秀班”称号是对一个班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综合评价。我们通过班级自己申报,师生公开评议,公示评审结果等多种形式,每个学期对表现突出的班级专门举行仪式命名和挂牌,大张旗鼓地进行鼓励和表彰。利用这一活动促进班级建设,推动学生自主发展,激发学生集体荣誉感,进而增强班级凝聚力,实现学生“人格自尊、行为自律、生活自理、学习自觉、成长自强”的自主发展目标。
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在自我体验中提升思想道德素质。我们通过建立爱心社、绿色环保协会、“校园之声”电视台、 “和平社”、等学生社团,发掘学生个体潜能;通过军政训练,生存能力训练,使全体学生自觉磨砺身心,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通过 “新世纪,我能行”实践体验活动,培养学生自信自强的品格;通过创建“红领巾特别关爱社区服务公司”,小学部与清远市高桥镇高桥小学、中学部与连平县九连中学结成“手拉手”活动学校,并通过“送课”、 “捐献钱物”、“为贫困山区学生献爱心”等活动资助特困学生,让学生走向社会,服务社会,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通过确立驻港部队、黄埔军校、中山纪念堂等多个德育基地,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使学生在自我实践和道德体验中学会生存,学会关怀,学会负责,学会做人,进而提升思想道德素质。
服务教育特色。 学校创建了“家校互联网络平台”,使家校沟通零距离;学校采取了 “爱心导师行动”,构建爱心教育体系,实施特别关爱工程。小学部的代理家长制—关心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初中部的爱心导师制—关爱每一位学生的身心发展;高中部的阳光工程—关爱每一位学生的成人成才。学校配备了专职的心理健康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个别心理咨询辅导,解除学生成长中的烦恼;学校实行每日“三餐三点一果”、进行营养配餐,促进学生健康发育;学校建立了预防、医务、护理一体化服务的卫生室,保障了学生卫生保健的需要;学校建立了专职的校园治安保卫队伍,确保了校园的人身安全;学校创建了宁静、和谐的文化公寓,陶冶同学们的品格情操;学校有豪华、舒适的校车,减轻了家长每周接送孩子的负担。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