彬彬有礼、谦谦君子、谦虚谨慎、谦恭下士、不矜不伐等。
1、彬彬有礼
【解释】:彬彬:原意为文质兼备的样子,后形容文雅。形容文雅有礼貌的样子。
【出自】:汉·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叔孙通定礼仪,则文学彬彬稍进。”
【译文】:叔孙通制定礼仪,就文学彬彬有礼前进。
2、谦谦君子
【解释】:指谦虚而严格要求自己的人。
【出自】:春秋·周公《易·谦》:“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
【译文】:谦虚再谦虚是君子应当具备的品德,谦卑养啊。
3、谦虚谨慎
【解释】:形容人虚心礼让,小心谨慎。
【出自】:唐·房玄龄《晋书·张宾载记》:“封濮阳侯,任遇优显,宠冠当时,而谦虚敬慎,开襟下士。”
【译文】:封濮阳侯,职位待遇优厚,宠冠当时,而谦虚恭敬谨慎,开衣襟下士。
4、谦恭下士
【解释】:旧时指达官贵人对地位不高但有才德的人谦虚而有礼貌。
【出自】:东汉·班固《汉书·韦玄成传》:“少好学,修父业,尤谦逊下士。”
【译文】:年少好学,修父亲的事业,尤其谦虚下士。
5、不矜不伐
【解释】:矜、伐:自夸自大。不自经为了不起,不为自己吹嘘。形容谦逊。
【出自】:西汉·伏生《尚书·大禹谟》:“汝惟不矜,天下莫与汝争能;汝惟不伐,天下莫与汝争功。”
【译文】:你不可怜,天下没有人与你争能;你不去,天下没有人与你争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