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十六国时期佛像特征:
多为金铜佛像,并且大多是青铜,佛像头部为束发式高肉髻,小型佛像以磨光式肉髻居多,并且无发纹;大型佛像多为分绺式,并且有分组状发纹。佛座一般为造型简单的四方台,或者是四足束腰须弥座。
2、北魏时期佛像特征:
头部多为磨光式或分绺式肉髻,面相方圆,但略瘦,额头较宽,大眼横长。身着通肩式或袒右肩式大衣,呈U型或V型对称分布,衣纹深刻线条隆起。佛像或坐或立于四足台座上,背光多呈莲瓣形。
3、北齐时期佛像特征:
面相丰润,面型略长,五官线条柔和,头部肉髻较为平缓,多数不刻发纹,即使有也是浅雕式的螺型发纹。上身多穿僧祗支,外着敷搭双间式外衣,下身着裙,衣服轻薄贴肉,衣纹线条简洁。此时佛像多为浅衣纹,立像多身躯扁平,侧面看腹部向前凸起。
4、北周时期佛像特征:
头长腿短,身体矮壮,略显笨重。衣纹线条简洁流畅。佛像整体比例失调,体躯肥硕敦实,姿势多为简单的僵直而立。此时的璎珞花饰,匹帛等都极粗硕饱满,深垂直膝,细部多加雕饰。
5、隋朝佛像特征:
丰颐足额,面相丰满圆润,眉毛纤细,鼻梁挺直,唇线分明,头部较大,下身较短,比例略显失调,身材粗壮。姿势较为僵硬,造型稍显呆板,缺少飘逸的动态美。佛像头顶肉髻,螺发;菩萨多戴花冠,璎珞粗大下垂至膝部,束冠缯带和帔帛向两侧低垂。
6、唐代佛像特征:
面相丰满,头部为螺型或水波式发型,肉髻相对于隋代较为高耸,大耳下垂,神情庄重而又不失慈祥。身材比例匀称,结构合理,体态丰腴,饱满。衣纹流畅,下身衣褶悬搭于座前若台布,具时代特点。鎏金泛红,具时代特色。
7、宋辽金时期佛像特征:
面庞丰润,宽额丰颐,容貌端庄秀美,神情慈爱详和,佛像头顶肉髻,呈螺式发型,但肉髻趋于平缓,螺发与肉髻之间的髻珠更加明显。罗汉造像具有很强的写实性,人物形体刻画完美。姿态随意活泼,富有个性,具时代风格。
8、辽代佛像特征:
佛像肉髻较为低平,螺发中央多有髻珠。莲座盛行束腰大仰莲式,莲瓣肥硕,尖端略向外翘起,下层多为三层台阶状或是俯莲;佛座平面盛行方形,圆形和六出花口形,方台上的铺布中间呈半圆形,两侧下垂呈三角形,有明显的图案化倾向。
9、元代佛像特征:
菩萨袒露上身,胸佩璎珞,璎珞的颗粒较大;下身着裙,纹络简洁。面部为倒置的梯形,五官紧凑,具元代特征。元代佛像蜂腰长身,姿态妩媚,菩萨则高乳丰臀,具有印度巴拉王朝造像风格。
10、明代佛像特征:
身材比较匀称协调,衣着轻薄贴身,线条流动柔和,衣褶转折自若。菩萨肩宽腰细,袒露上身,身资婀娜,呈S型,璎珞,佩饰精密繁复。宝冠叶片作镂空状,正中叶片呈弯月形,为明代特点。
台座为束腰式仰覆莲座,造型宽大,莲瓣宽肥,呈一周对称分布,具典型时代特征。细部表现较充分,衣服边缘刻细碎的花纹,晚期造像常用手法。甲衣及绊甲丝绦均较写实生动,这是明代造像的普遍特点。
11、清代佛像特征:
脸型方圆丰润,丰颐宽额,五官精致,双眼传神。多着汉式衣服,衣纹呈放射状,衣褶曲折生动,帔帛较宽大。莲座底沿明显外撇,莲瓣规整,莲瓣扁平,一般只围大半,具时代特色。度母眼线为一波三折式,间距较宽,是清乾隆造像特点。
扩展资料:
印度佛教开始由印度传入中国,经长期传播发展,而形成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中国佛教。由于传入的时间、途径、地区和民族文化、社会历史背景的不同,中国佛教形成三大系,即汉传佛教(汉语系)、藏传佛教(藏语系)和云南地区上座部佛教(巴利语系)。
中国佛教的特色就是大、小乘并存,显(宗)密(宗)同在。严格地说,佛教起始于尼泊尔,发展在中国,又远传于日本、韩国。
而佛教在印度本土由于受到印度教及后来传入印度的伊斯兰教的排挤,约在公元八、九百年左右,在印度本土消失。而能保留佛教并发展佛教的中国就成了当今世界佛教的真正故乡。
中国佛教的特色就是以“大众部佛教”为主,中国西南与“上座部佛教”盛行国家相邻的云南则是传承着与泰国一样的“上座部佛教”。中国内地汉族居住地则祝主要信奉“大众部佛教”。中国西北部地区少数民族则主要信奉密传佛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佛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