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保险公司内勤 一个月3000块,可靠吗?

2022-08-05 财经 196阅读
第一,看他们是不是二话不说要你去上课,要你去培训,要你去考保险代理人资格证,最后要你去跑业务。如果yes,那就是拉你去卖保险的。

第二,看他们给你签什么合同,劳动合同还是代理人合同。前者是名副其实的非业务的岗位,后者就是变相的招业务员,这也是保险公司令人发指的地方。

那帮人就是让你去拉保险的,打着小算盘:
拉来一个人拿一个人的人头费(增员奖),外加向你和你的家人兜售保险。
利益面前,干嘛不热心,干嘛不给你吹水,生怕你不来?
如果你听了他们的话,去当所谓的保险代理人,他就是你的头头。
你每卖出一份保单,对方就能抽成,所以这帮人想到处找下线。

替你总结了保险公司的伎俩:

长期大量在招聘网站,报纸,车载屏幕,甚至路边电线杆上做广告;
到处搜集你的联系方式,挨个打电话发短信拉人;
不敢报上真名实姓,自称xx金融公司,xx投资公司,xx股份公司,xx集团,500强,用拼音——比如TAIKANG,TK,或者英文缩写——比如AIA,PICC,PRU等等等等来隐姓埋名;

不敢实话实说“我们就是要招业务员去卖保险”,
自称招聘文员、助理、兼职、内勤、售后、财务、行政、人事、主管、经理、组训、司机(汗)、营销精英、招聘专员、保障专员、辅导专员、客户经理、数据录入、理财顾问(汗)、储备干部、管理培训生、职业经理人(汗)、小区收费员(汗)、养老金发放员(汗),等等等等。

不管你怎么去应聘,都叫你LASS测试,叫你交钱,叫你培训,叫你考证,
目的只有一个,变着花样拉你去当那种成天到处推销保险,自己却:
1,没有底薪(责任底薪,你要卖出多少业绩才能拿到底薪),
2,没有劳动合同(签订代理合同,不属于劳动法保护的范畴,劳动部门也管不了),
3,没有福利(底薪都没有,谈什么福利),
4,没有社保(不是劳动关系,没有社保,对方会向你兜售商业保险让你出钱买),
5,不是保险公司正式员工(一个营业部,一个主任或者经理都能打着保险公司的旗号招人)。

每天的交通费电话费拉客户搞活动的费用都要自己出,
卖出保险给你高额提成,卖不出去一分钱不会发给你的保险代理人。

你在培训中不断地被煽动起自己的责任心,好像你不卖给亲戚朋友保险就是对不起他们一样,另外还煽动你的成就感,给你画个大饼,让你觉得你马上就能赚到很多钱,
接着你就开始开发自己的亲戚朋友,动员他们买保险。等你开发得差不多了,实在做不出业绩了,你也可以走人了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