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培养幼儿讲卫生的好习惯

2020-04-29 母婴育儿 136阅读
有位“代理家长”是位医生,因为职业的关系,她特别注意培养孩子的卫生习惯。她常常跟孩子说:“要做个讲卫生、爱清洁的孩子,这样别人才会喜欢你。比如说饭前便后一定要洗手。”孩子问题:“为什么饭前便后要洗手?” “代理家长”告诉她:“因为手每天要碰各种各样的东西,会沾染很多细菌,要是在吃饭前不洗干净,吃饭时不小心把细菌吃进肚子里就会长出虫子来,有虫子,就要去医院打针吃药了。” “代理家长”还进一步告诉孩子,饭前便后洗手可以预防各种肠道传染病、寄生虫病。于是,在“代理家长”的细心要求下,这位留守孩子每天早晨起床后,自己洗脸、洗手。尤其是吃饭前,从来都不用人提醒,自己主动去洗手,打肥皂,把手擦干。她现在已经完全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
卫生习惯是孩子生活习惯中极其重要的一个部分,它关系到孩子生活的各个方面。对于保持孩子的健康、树立孩子的小小形象都是必不可少的。作为“代理家长”,要注意培养留守儿童从小就养成讲卫生、爱清洁的良好习惯。
怎样培养孩子讲卫生的好习惯呢?
首先,要让孩子获得必要的卫生健康知识,理解卫生与健康之间的关系,激发他爱清洁、讲究卫生的愿望。以往家长总是限制孩子“不能做这,不能做那”,“应该这样,应该那样”,而很少告诉孩子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的收效往往不大。要对孩子进行卫生与健康教育,培养孩子讲卫生的好习惯,就首先是要解决“为什么”的问题。
其次,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这样的问题,家长可以随时提出来,帮助孩子分析,让他理解每一件事情的意义,逐步让他懂得不讲究卫生,就会影响健康,要想有个健康的身体,必须讲究卫生。家长可以经常给孩子提出问题,例如:①为什么要在饭前便后洗手?②为什么要漱口?③吃水果为什么要洗干净?④为什么要将垃圾扔到垃圾箱里?⑤为什么要洗澡?不洗澡会怎样?⑥为什么要常换洗衣服?家长要注意让孩子弄懂和能够正确回答以上问题,必要时家长要给予补充和说明。
再次,家长应该尽量少用命令、否定的口气要求孩子,要给他讲明道理,让他理解为什么这样做的原因,加深他的认识,使他能自觉地讲究卫生,保护自己身体的健康。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例如:让孩子养成早晚洗手洗脸,外出回家、吃东西前均洗手的习惯,还要教育孩子饭前、便后主动洗手,弄脏手、脸后随时洗净;应教会孩子刷牙时顺着牙缝上下刷,由外侧到内侧,这样才能刷掉残留在牙缝中的食物,保护牙齿,预防龋齿;孩子洗澡时要告诉孩子把脚趾、脚跟部洗到,洗完后擦干,夏天应天天洗澡、换衣,其他季节也应定期洗澡、洗头,勤换内衣裤;注意提醒孩子勤理发,勤剪指(趾)甲。孩子的头发以整洁、大方为宜。指甲长了,藏污纳垢,很不卫生,也容易抓伤皮肤,应要求孩子定期修剪;家长应勤督促、多指导,多用语言鼓励孩子,使孩子逐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