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中仁和礼是什么关系

2022-08-18 文化 367阅读

儒家思想中仁和礼的关系是:仁最为重要,是核心思想。“仁”是“礼”的内在精神,不仁则谈不上真正有礼。礼是道德规范中重要内容,是仁的有益补充表现形式。

儒家释“礼”多在四书。是要让人们认清自己和周围人、事、物的相互关系.狭义的礼更偏重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礼,古字作“礼”,本意是拿个祭祀的器皿“豆”来祭那个至高上无所不能的“上天”的。它的潜台词就是对人对事要有真正的谦卑心,则在外表上就会产生发自内心的恭敬。

《说文》: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这个解释是从四书来的,也符合“礼”字的本意。

至于“仁”字,是礼的作用,也就是《说文》解释的:亲也。对人对事都是发自内心的恭敬,相互间的关系能不“亲”吗?能不令人感到有“仁者爱人”的行为吗?

所以,礼和仁的关系是:礼是本质,仁是作用。

拓展资料:

仁的产生是社会关系大变动在伦理思想上的表现,是对子与父、君与臣以及国与国关系的伦理总结,因而具有很丰富的内容。

从另一个角度说,仁学思想的产生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生产力的发展必然促使生产关系的变革,这种社会变革引起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剧烈变化,从而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在之前的周礼被破坏后,有识之士便站了出来,寻求一种新的理想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仁包含的范围是相当广泛的,他包括了各种具体的宗法道德为主的行为规范,在当时他已经涉及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孔子正是在此基础进一步提出仁的伦理道德意义。

春秋时,仁往往与忠、义、信、敏、孝、爱等并列,被看成是人的重要德性之一。只有到了孔子这里,仁才被从其它德性中超拔出来,并被赋予新的丰富的内涵。

春秋时期,礼崩乐坏,世衰道微,这就成为了孔子“仁”的思想得到认同的现实基础。冯友兰曾说:“孔子对于中国文化之贡献,即在一开始试将原有的制度,加以理论化,与以理论的根据。” 这话非常正确。而孔子所给与原有制度的“理论的根据”不是别的,正是仁。全新意义上的仁,完全是孔子动心忍性、敏求善思,自家体贴出来的,是孔子述中所作。

古人认为礼定贵贱尊卑,义为行动准绳,廉为廉洁方正,耻为有知耻之心。礼在中国古代是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作为典章制度,它是社会政治制度的体现,是维护上层建筑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人与人交往中的礼节仪式。作为道德规范,它是国家领导者和贵族等一切行为的标准和要求。在孔子以前已有夏礼、殷礼、周礼。

夏、殷、周三代之礼,因革相沿,到周公时代的周礼,已比较完善。作为观念形态的礼,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是同“仁”分不开的。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他主张“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的德治,打破了“礼不下庶人”的限制。

到了战国时期,孟子把仁、义、礼、智作为基本的道德规范,礼为“辞让之心”,成为人的德行之一。荀子比孟子更为重视礼,他著有《礼论》,论证了“礼”的起源和社会作用。他认为礼使社会上每个人在贵贱、长幼、贫富等等级制中都有恰当的地位。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礼作为中国社会的道德规范和生活准则,对中华民族精神素质的修养起了重要作用;同时,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礼不断被赋予新的内容,不断的发生着改变和调整。

在封建时代,礼维持社会、政治秩序,巩固等级制度,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各种社会关系和权利义务的规范和准则。礼既是中国古代法律的渊源之一,也是古代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资料:儒家思想-百度百科

仁-百度百科礼-百度百科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