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在中国有着什么样的文化内涵

2020-09-04 文化 213阅读
1,稳定性
中国文化生长于内陆环境,东、南大海,西部高山,北部大漠的特殊地理环境,使社会形成了一个自然的封闭的生存体系。因而,文化处于一种自我保护相对稳定的状态。更为重要的是,中国社会自身以儒道为核心的文化传统保证了文化的稳定性,使其不断消融吸纳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这才出现了“佛教没有把中国人变成印度人,西方科学也不会把中国人变成欧洲人”(英国哲学家罗素,《中国问题》)的文化现象。
中国文化的稳定性很大程度上是围绕圆心运转的结果。比如,中国人崇尚的“中庸”之道,提倡择两用中,讲求人事的稳定,一定意义上保证了民族文化发展的稳定。朝代更替,社会变迁,但文化内核并没有改变,反而随着历史发展不断扩展,延伸内涵。所以,围绕此运转的中国文化就有了西方文化无法比拟的稳定性。
2,融合性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大传》里的这句话高度概括了中国文化包容会通的精神。中国文化既个性突出,又广收并蓄,所以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这种文化的融合性,既体现在内部文化的融合发展,又表现在对外来文化的消融吸收。
中国古代思想家虽各有所宗,但又提倡“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礼记?中庸》),并把它作为文化发展的理想境界。中国文化不同于西方文化的宗教文化一统天下的体制,它讲求“和而不同”, 允许文化的融融发展。春秋战国时的百家争鸣,秦统一后关中文化与齐鲁文化、楚文化的融合,宋明时期的“三教合一”就是这种文化融合发展的典型。在应对外来文化的时候,中国文化也展现出了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气概。无论是佛教在中国古代的传播,还是基督教、伊斯兰教被中国文化所接受都体现了这一点。可以说,每当中国文化积极回应外来文化的冲击与挑战时,都展现了中国文化强烈的内聚力和消融性。既保持了中国文化的民族性与主要组成部份性,又接纳了外来文化的积极成果,从而丰富和发展了中国文化,使其经久不衰傲视环宇。
3,延续性
中国文化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化之一,虽不是最早的,但是在所有古老的文明文化中,唯有中国文化从未间断一直持续发展至今。无论是尼罗河文明、两河文明,还是印度河文明、爱琴海文明都是断断续续发展的,始终在中断与再发展中循环反复。而与之对应的中国文化却是绵延不绝于起伏跌宕间持续发展,从未间断。
中国文化圆形运转的发展模式中所体现的相对稳定、自我保护、兼容并蓄的活动机制,使中国文化自春秋战国以来不断延续,其基本精神没有发生断裂。即使执政的是所谓的北方蛮夷民族,中国文化依旧持续发展。因为中国文化强大的同化力和消融性,使“征服者反被征服”。可以说,中国文化这种永恒持续性是西方文化所望尘莫及的。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