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识别紫砂壶印章朝代?

2022-03-23 文化 188阅读

造型

明代紫砂壶的造型多为圆形、筋纹形,式样较少;提梁壶较多,分为硬提和软提,平底不足宽,光泽素雅,壶的主题风格素静,多为平常百姓家使用。

清代初期,自然形和几何形为这一时期砂壶的主流造型。这时,民间也多流传一些壶形小、流短、小耳柄、形制小巧玲珑的实用型壶。

到了清末及民国初期,仿古代名家成为这一时期的主流,而且砂壶造型、款识也大大增加,附加的装饰也有很多,但在形式上没有太大的创新。

胎质

明代时期,制作紫砂壶的泥料是含有颗粒状粗砂的泥料,这种泥料在明代时较为普遍,由于当时科技不发达,没有更细腻的泥料可以使用,所以制作出来的紫砂壶给人的感觉比较粗糙。明末清初,在泥料的使用上,并没有太大的改进,仍较粗糙。

清代,由于泥料澄炼工艺水平的提高,泥料开始不那么粗糙,出现了紫砂细泥。胎骨坚致、色泽温润成为清朝中期壶的典型特征。泥质坚致成为晚期的一大特点,但色泽干枯,远不如中期的温润。

民国以后新出现了墨绿、黑色等紫砂色,使紫砂的色彩丰富了起来。

到了现代,紫砂器更注重原料和颜色造型的比对,比如仿青铜器造型,就是用仿古铜颜色的泥砂制作而成的。

制作工艺

明代创始期的壶多是捏制壶,因此,壶内胎还常常留有掏空时按捏的指纹。晚明的时大彬发明了木模制壶法,那么壶内壁就不会留有指纹了,但在柄与壶身、流与壶身之间竹刀刮削的痕迹非常明显,导致接触点很粗糙。

打泥片是清代紫砂壶制作采用最多的方法。这种方法的最大优点是制作精细,厚薄均匀,壶底呈现放射状痕迹,非常美观。

到了近现代,注浆成型是极为常见的,这种方法操作简单,而且制作的紫砂壶细致规整,砂质细如膏泥,壶身光润如玉,极受欢迎。

款识和铭刻

我们通常认为,起装饰作用的刻、印、划在砂壶表面的文字,并且这种文字用来表明它产生的年代、制作者和使用者这些信息,通常被称为款识和铭刻。在断代认识上,款识和铭刻发挥了举重若轻的作用。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