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环境对人的影响有决定作用吗

2020-05-17 教育 70阅读
【考点知识梳理】
考点一 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
【基础知识清单】
1.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 文化环境 ,来自于各种形式的 文化活动 。
2.文化影响人们的 交往行为 和 交往方式 。
3.文化影响人们的 实践活动 、 认识活动 和 思维方式 。不同的文化环境、知识素养、 价值观念 ,都会影响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以及认识事物的深度和广度,影响人们在实践中 目标 的确定和行为的选择,影响不同思维方式的形成。
【重要提示】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但不能据此认为,不同的民族文化、不同的文化环境下的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一定不同,因为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有普遍规律,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反映在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上也有某些相同或相似之处。
【例题·A】(2008年高考·山东文综·19题)某校通过举办”青春风采”校园文化艺术节,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陶冶了学生的情姆。这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A.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 B.文化建设是思想道德建设的中心环节
C.文化决定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D.文化是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解析】本题以校园文化节为背景,考查文化对人类的影响。学校通过举办校园文化节使学校的文化氛围更为浓厚,学生处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受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故A项正确。B项错误,思想道德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C项错误,文化对人类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只是一种外围的影响,不能夸大其作用。D项与题意无关。
【重点难点解析】
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表现
1.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来源
文化是人创造的,文化又影响着每一个人。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2.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表现
①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人们在相互交往中,总要采取一定的方法和形式。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以及不同阶级、阶层的人们,进行各种社会交往的方式,都带有各自的文化印记。
②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不同的文化环境、不同的知识素养、不同的价值观念,都会影响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以及认识的深度和广度,影响人们在实践中目标的确定和行为的选择,影响不同思维方式的形成。思维方式是人们在认识和实践的过程中,在一定知识、观念、情感和习惯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体现各种文化影响的思维方式,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反过来又影响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
【例题1·A】(2007年高考·海南政治·13题)中国人待客时“聊备薄酒”自谦,可能被外国人误解为“怠慢客人”;西方人聚餐时各付各的账,往往被东方人视为吝啬小气;东西方用语习惯的不同,常常产生误解,闹出笑话。这说明
A.文化的差异影响人们之间的交往 B.文化的差异体现民族文化的优劣
C.文化的差异是不同意识形态的反映 D.文化的差异是交往不可逾越的障碍
【剖析】本题选A项。此题以中西人们待客相反事例为背景,考查文化影响人的交往行为和方式,故选A项;文化的差异并不说明文化的优劣,文化的差异是多种因素造成的,并非完全由意识形态造成的,文化的差异并不排斥交流,不是交往的不可逾越的障碍,故排除BCD三项。
【例题2·BD】(2008年高考·广东政治·31题·不定项)一位美国游客看到财神赵公明一手举钢鞭、一手托金元宝的塑像,感叹道:“抢夺资源还受到如此尊重,这种思维与美利坚没有什么区别。”这表明
A.中国人与美国人的思维方式基本相同 B.部分美国人对中国文化存在误读
C.中国人与美国人的思维方式完全不同 D.文化背景差异影响人的认识活动
【解析】此题考查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不同文化培养不同的人,产生不同的实践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美国游客的感叹是对中国文化存在误解,而这又是由于中西方文化的背景差异造成的,可见BD两项符合题意;C项中的“完全不同”观点错误,否认了人类文化的共性;A项观点错误,不选。
【拓展深化延伸】
【误区警示】人只要处于一个良好的文化环境中,就一定能形成良好的文化素养。
这个观点是片面的。(1)文化是人创造的,文化又影响着每个人,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特定的文化环境对人的文化素养的影响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良好的文化环境对人文化素养的提高有重要作用。
(2)但是,人们并不是消极被动、无目的接受文化环境的影响。人们接受健康向上文化的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接受文化薰陶的过程。所以,我们只有主动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薰陶,积极参与文化实践活动,才会形成良好的文化素养。题目的错误之处在于夸大了环境对人的作用。
(3)所以,我们既要重视文化环境的影响,更要重视自身文化实践,主动接受文化熏陶。
考点二 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
【基础知识清单】
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 潜移默化 、 深远持久 。
(1)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一般不是 有形的 、 强制的 。文化氛围看不见、摸不着,却无时无刻不在影响人们的 思想和行为 。文化对人的影响不都是 消极被动的 、无目的地接受的,往往是人们 自觉学习 、 主动接受 文化熏陶的结果。因此,要积极参加 健康向上 的文化活动。
【重要提示】文化的潜移默化就是不知不觉中获得陶冶的,当能够看见其行为表现的时候就说明了文化早已经由于潜移默化而产生了结果。
(2)文化对人的影响,无论表现在 交往方式 、 思维方式 上,还是表现在 生活方式 的其他各个方面,都是深远而持久的。 世界观 、 人生观 、 价值观 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而持久的影响。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在长期的 生活和学习 过程中形成的,是各种 文化因素 交互影响的结果。世界观和人生观、价值观一经形成,就具有 确定的方向性 ,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
【特别提示】文化对人的深远持久的影响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随着人们的文化素养的逐步提高,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就会得到改造。
【重点难点解析】
全面理解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
1.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1)潜移默化的内涵
所谓潜移默化,是指因受到外来影响而在不知不觉中发生变化。在这里“潜移默化”是指人的交往方式和思维方式因受文化的影响而在不知不觉中发生变化。
(2)准确把握潜移默化影响的两个着眼点
①从人们所处文化氛围的影响来看,每个人都出生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总要生活在一定的文化氛围中。家庭、学校、社区、等特定文化环境必然对生活在其中的每一个成员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从而使人们形成有着共同特征的价值观、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在中国,虽然人们在思想观念上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传统文化对人的影响仍然是不可忽视的,它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着人们。
②从参加文化活动的过程来看,主动地、自觉地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也是潜移默化的过程。潜移默化不等于消极被动。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能够使人得到精神上的愉悦、情操上的陶冶,提高人的审美水平、道德素养。这些文化影响即使是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发生的,也不都是消极被动、无目的地接受的,而是人们自觉学习、主动接受文化熏陶的结果。
【例题1·C】(2009年高考复习·广东江门模拟题)在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中坚持“让墙壁说话、让小草育人”理念。这体现了
A.自然环境影响文化环境 B.文化环境以自然环境为载体
C.文化对人的影响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D.文化对人的影响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解析】本题选C项。“墙壁说话”“小草育人”这种文化氛围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却无时无刻不在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可见只有C项符合题意。
【例题2·A】(2010年高考·福建文综·25题)上海世博会福建馆茶文化的展示让许多游客叹为观止。一位美籍华人欣赏了茶艺表演后,感叹道:“太精彩了!这一表演让我们享受到了美,也让我们感受到祖国茶文亿的博大精深。”这反映
A.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B.优秀文化在交流与借鉴中创新
C.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D.优秀文化能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意在考查考生解读信息的能力。题中的美籍华人通过欣赏艺术表演体会到中华文化的魅力,可见,文化无时无刻不在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故A项正确。其余三项均观点正确,但与题意无关。
2.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1)深远持久的内涵
所谓“深”,主要是就文化对人们的影响程度而言;所谓“远”,主要是就文化影响的空间范围而言;所谓“持久”,则主要指文化对人们的影响在时间上具有延续性的特点。
(2)从两个不同的角度看理解深远持久的影响
①从文化习俗的表现看,文化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稳定性,并且对生活在其中的人具有普遍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虽然不具有法制手段、行政手段那样的强制性,也没有经济手段所具有的物质刺激性,但是它在人类生活中常常显示出巨大的渗透性、持续性和稳定性。
②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看,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在长期的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形成的,是各种文化因素交互影响的结果。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而持久的影响。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并不是说人们的交往方式、思维方式、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经形成就终生不变。随着人们生活阅历的变化,人们的文化素养会逐步提高,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会相应地发生变化。
【例题1】“徜徉于山林来石之间,而尘心渐息;夷犹于诗书图画之内,而俗气潜消。”这告诉我们
A.要积极参加各种文化活动 B.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C.文化活动使人高雅 D.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解析】本题选B项。从题干中的“诗书图画”“俗气潜消”可以看出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可见只有B项符合题意。ABD三项说法都错误。
【例题2】(2007年高考·广东文基·14题)人的文化素养是多方面的,其中具有方向性作用、处于核心地位的是
A.社会科学素养 B.自然科学素养
C.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D.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
【解析】本题选C项。ABCD四项都是人的文化素养的内容,但其中只有世界观、人生观、 价值观才具有方向性作用并处于核心地位,可见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都不符合题干的指向性。
【拓展深化延伸】
【误区警示】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无法选择的。
(1)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
(2)人有主观能动性。人们接受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并不都是消极被动、无目的地接受的。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接受文化熏陶的过程。
(3)人们应当提高辨识先进、健康与落后、腐朽文化的能力,自觉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抵制落后和腐朽文化的侵蚀。
【例题】中国是2008奥运会的主办国,奥林匹克精神激荡着中国的千家万户,但并不是人人都受到相同的影响,这是因为
A.文化影响人是深远持久的 B.文化影响人是潜移默化的
C.文化影响人是主动感悟的 D.文化影响人是形式各异的
【解析】本题选C项。面对同样的文化环境,但每个人受到的影响却各不相同,这说明文化影响人是主动感悟的,所以C项正确,应入选。其他三个选项本身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