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化运动兴起于1915年,距今整整一百年。
新文化运动是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前后由胡适、陈独秀、鲁迅、钱玄同、李大钊等一些受过西方教育(当时称为新式教育)的人发起的一次“反传统、反孔教、反文言”的思想文化革新、文学革命运动。1915年,陈独秀在其主编的《新青年》(原名《青年杂志》)刊载文章,提倡民主与科学(旧称“德先生”与“赛先生”)。这次运动沉重打击了统治中国2000多年的传统礼教,启发了人们的民主觉悟,推动了现代科学在中国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奠定了思想基础。
一、历史背景
1.政治方面:辛亥革命失败后,列强支持袁世凯称帝,加紧侵略中国,中国政治局面黑暗。
2.经济方面: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在中国实行民主政治,以便更好地发展资本主义。
3.思想文化方面:随着新式学堂的建立和留学风气日盛,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介绍到中国,而辛亥革命又使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但是,袁世凯在文化领域掀起尊孔复古逆流,这使得具有民主思想的知识分子不能容忍。
二、概况
1.前期
(1)开始的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
(2)前期的指导思想、主要阵地、主要活动基地
①指导思想:民主和科学。
②主要阵地:《新青年》。
③主要活动基地:北京大学。
(3)主要内容: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愚昧、迷信(这也是新文化运动的口号,由陈独秀首先提出);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旧道德是指儒家传统道德),并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2.后期的新发展: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1918年,李大钊接连发表了《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在中国大地上第一次举起社会主义的大旗。
三、影响
1.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
2.中国知识分子在运动中受到了一次民主和科学的洗礼,民主和科学的思想得到弘扬,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
3.对五四运动的爆发起了宣传动员作用
4.后期传播的社会主义思想,成为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拯救国家,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