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报道小川向大海看这本书

2023-05-31 综合 23阅读
他的《致大海》、《望星空》表现了诗人更辽阔也更深沉的思考,在人与自然的相互讯问和交流中,获得一种哲理的深度和生命前进的力量。当时有的评者对《望星空》提出的责难是不应有的。这首诗尽管不无怅惆之情,但主旨是健康的:“人生是短暂的,/但只有人类的双手,/能够为宇宙穿上盛装;世界呀,/由于人的生存/而有了无尽的希望。”他于60、70年代所写的《祝酒歌》、《秋歌》等,风格有所变化,情感更见深沉,句式更为简短,但仍然很注意韵律和节奏。

面对抒情兴盛的文艺局势,郭小川一度产生过创作落伍的现象。当其他作家诗人纷纷转向于抒情文体的创作时,郭小川还一度沉心于《深深的山谷》《白雪的赞歌》《一个和八个》等叙事诗创作中。意识到自身与创作潮流相隔离的状况,郭小川便也试图调整自身,加入这个抒情时代的大合唱队伍,开始致力于抒情诗的创作。《望星空》便是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创作问世的。《望星空》写于1959年4~10月间,前后历时半年之久。 这就充分说明了作者创作态度的严肃,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应该说事先已经过作者本人的严格审查,具有个体意义上的高度真实性。人和大自然的对峙是人类面临的永恒的难题,但在中国50年代末这段特定的历史时期,人与大自然的关系变成了人对自然的绝对凌驾与征服,这正是社会主义中国“人民性”抽象本质在大自然身上的具体表现。因而对于“人民性”是进行热烈赞美抑或强烈的质疑态度便可作为判定一首抒情诗抒情性质的试金石。《望星空》采用第一人称以自白方式来直抒胸臆。诗的大意是写一个夜晚诗人站在北京街头仰望星空,感受到星空与宇宙无比庄严的力量后对人产生的渺小之感,后来忽然又意识到自己思想的错误,重新肯定了人的伟大力量,对于伟大的“人民性”抽象本质予以热烈的赞颂。前后两种如此矛盾的思想感情容纳于这样短小的篇幅里,确实让当时的读者、批评家感到难以忍受,甚至觉得刺目惊心。《望星空》共分4章,细读全诗,我们可以发现, 由于作者思想观念上的前后分裂,实际上全诗由两个文本组成。前者是对于星空(大自然)的感受,我们称之为“个体生命文本”;后者是对于“友带薯人民性”的赞颂,我们称之为“历史文本”。我们且来分析这两个文本不同的内涵及其整合成一个统一文本的方式与途径。在“个体生命文本”中,诗人对于大自然和人生进行了大胆而深刻的思考。在第1章中, 作者是这样行高来描写对于星空的感受的:但星空是壮丽的/雄厚而明丽。穹窿啊/深又广,在那神秘的世界里/好像竖立着层层神秘的殿堂。作者对于星空庄严的感受完全出自内心的真诚,甚至禁不住发出陶醉的声音:大气啊/浓又香/在那奇妙的海洋中,/仿佛流荡着奇妙的酒浆。在第2章最后一节, 作者甚至带着无比敬畏虔诚的心情赞美起大自然的伟大起来:啊,星空/只有你/称得上万寿无疆,/……时间对于你/跟空间一样……/无穷无尽/浩浩荡荡。在这里诗人已完全淡忘了人类自身,人类的力量在那威力无比的大自然面前不过是一种渺小的存在。这无疑是作者在大自然面前流露的真实心声。在第2章中,作者对于星空开始了热烈的、不遗余力的赞美。 他这样评论星空:我爱人间/我在人间生长/但比起你来/人间还远不辉煌。作者甚至在星空面前怀疑起人类的存在起来:远方的星星啊/你看得见地球吗?/一片迷茫/远方的陆地啊/你感觉到我们的存在吗?——怎能想象!最后作者抑制不住内心的激情,向星空和宇宙献上了最真诚的赞辞:可是在人生的路途上/又有多少机缘/向星空了望!/在人生的行程中/又有多少个夜晚,见星空如此安详!/在伟大的宇宙的空间/人生不过是流星般的闪光。/在无限的时间河流里/人生仅仅是微小又微小的波浪。作者一再申明他为这种意识情感“感到惆怅”,正反衬出他个体生命对于大自然真实的敬畏与臣服心绪,他在此刻完全遗忘了人类历史的存在,“人民性”的观念也被排除在作者的意念之中,因为整个第1、2章中几乎未出现一个类似于“我们”之类的大词,而是“我”作为一个个体生命在大自然面前敞开心扉,虔诚聆听宇宙的话语,体会到个体生命的渺小与软弱,并在此好者基础上激起作者对于自然与人生的哲理思考。这实际上是作者在历史意识极端淡化的情形下吟咏的一曲自然颂歌。在这个个体生命文本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是用他感受到的大自然的伟大力量来暗示“人民性”本质力量的虚幻与不可信。然而这样的思想情绪在当时来说其政治倾向性是非常危险的,作者意识到这一点,因而他知道怎样来抵消自己个体生命文本可能带来的不良政治后果,他必须把个体生命文本尽快转化成赞美“人民性”的历史文本。这样他才能保证他的抒情在政治方向与历史进程保持一致。但是这种个体思想感情向历史思想感情的快速转换,必定显得突兀而生硬。这一点在该诗第3、4章内容组成的历史文本中明显表露出来。第3章一开头便是这样的一番描述:忽然之间/壮丽的星空/一下子变了模样。/天黑了/星小了/高空显得暗淡无光。这种快速的感受转变在心理上确实让人难以接受,但这实际上是诗人的有意为之。他有其明确的创作意图。明白这一点,便对以下的抒情不足为坚了。作者在随后的诗句中明白地暗示他对于星空失去赞美热情的心情在于政治观念忽然升起在他意识的屏幕上:就在我的身边/在天安门广场/升起了一座美妙的人民会堂。在这节诗中,“人民会堂”的形象正是“人民性”政治观念的具象外化。诗人的政治观念一旦被唤醒被点亮,他的抒情态度便必然发生戏剧性的变化。于是第1、2章内容中对于人忽视与贬抑的意念荡然不存了,代之以对“人民性”本质力量更热烈更动听的赞颂与讴歌。这是天上人间吗?/不,人间天上!/这是天堂中的大地吗?/不,大地上的天堂。/真实的世界啊/一点也不虚妄,/你朴质地描述吧,不需作半点夸张!而且在诗人笔下,大自然与人的关系完全颠倒过来:此刻我才明白/刚才是我在望星空/而不是星空向我了望。/我们生活着/而没有生命的宇宙/既不生活也不死亡。这恰好是对第1、2章中对于星空赞辞的有意否定,其实质是用历史的思想感情来否定个体的思想感情,把个体纳入到历史的框架中去。诗人在第3章中是对于星空的威力进行全面的否定, 在达到这一目的后便可直接进行对于“人民性”的热烈赞美了。从第4章一开始, 诗句中“我们”这个词汇便被高频率地使用,“我们”正是“人民性”抽象本质的现实载体。诗人开始翻涌的激情热烈歌颂“我们”的豪情壮志、雄伟抱负以及惊天动地的精神幻想:我们要在地球与星空之间,修建一条玉廊/把大地上的楼台殿阁/移往辽阔的天堂/我们要在无限的高空,架起一座桥梁/把人间的山珍海味/送往迢遥的上苍。诗人觉得这样的想象还不足以表现“我们”的力量,甚至进一步生发出石破天惊的想象:我们要把长安街上的灯光/延伸到远方/让万里无云的夜空/出现千千万万个太阳/我们要把广漠的穹窿/变成繁华的天安门广场,/让满天星斗/成为全人类的家乡。这是对“人民性”本质力量登峰造极的夸赞,其抒情姿态可谓无人与之并肩了。在诗的结尾,诗人一再强调对人类生存的美好希望,对于历史的坚定信仰与自觉追随,很完满地完成了全诗庄严主题的升华。然而对照第1、2章与第3、4章,我们便能敏感到这两个文本间难以弥合的思想感情之差距。作者的意图是让个体生命文本融入历史文本,通过把个人的思想感情主动自觉地汇入历史的思想感情而显示历史不可抗拒的精神发展方向,但是这两个文本却存在尖锐的对立。个体始终游离于历史之外,个体生命的真实感受强化着历史意识某种强制性灌输性质。《望星空》由于个体生命抒情的强烈气息而淡化了历史的抒情气氛。这是《望星空》发表以后受到当时文艺界、思想舆论界一致批评的根本原因。

</p>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