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的罪名并非“莫须有”!
宋高宗要杀岳飞,韩世忠跑去问秦桧到底是咋回事,秦桧回答“莫须有”,后人以为这是没有确实罪名就无赖的推脱搞出个也许有罪的玩意来了,其实这是秦桧不方便回答,而不是岳飞真的没有罪名,嘿嘿。
国家军队私有化。
赵匡胤趁着人家皇帝小就在陈桥玩兵变,黄袍加身成了皇帝。有人向他老妈祝贺,老太太可不高兴回答说:当不了皇帝就连农民都做不了。嘿嘿,是啊,皇帝谁都想做,可搞不好让别人夺了位那下场就真比农民都惨呢。老赵是明白的,他就是靠这一套上的台嘛。所以上台之后就“杯酒释兵权”把领兵大将的军权夺了,还立下制度让宋朝将不知兵,兵不知将,防的就是有人玩名堂。可到了北宋亡国,赵构逃到南方建立南宋,在一片混乱的情况下他不得不面对将领权力扩大的局势。各大将自领一系人马已然对政权稳定性带来了麻烦,苗刘之乱搞得赵构绝了后这事对他的刺激肯定小不了。偏偏这手握重兵的岳飞还特显眼,带的兵干脆叫做“岳家军”,国家军队私有化,这谁受得了?嘿嘿。从古自今但凡军队不听朝廷而听某将领的了,那不出乱子就怪。若说岳飞忠心,那难道别人不会给他一件黄袍吗?单凭这一罪名杀他十个都有余。
迎二圣居心叵测。
被金人抓去坐井观天的徽钦二宗是百分百的糊涂蛋,不是他们瞎折腾北宋也亡不了。这二人本无一可取,但他们却是宋高宗的父亲和兄长,从孝道上讲赵构是有义务要救回他们的。然从政治局势乃至国家利益上讲救这二位只会添乱。嘿嘿,要救就得和金国打到底这是凭南宋国力很难办到的,救回来还有个安置问题。有人以为他们回来高宗只好让位,这到未必。唐玄宗丢权之后也只做个不问政事的太上皇,徽宗被俘前已然让位成了太上皇,他们回来至多也就是如此。但这其中可能涉及的政治斗争就很复杂了,比如后世的明英宗被瓦刺俘了又放回来,最后石享等人搞夺门之变又把他扶上台。岳飞动不动就是迎接二圣,这不能不让高宗怀疑他的动机。一是不照岳的主意办就会落下个不孝的名声,二是照他的办了他要真接回二圣又挟老皇帝以令小皇帝那就完蛋了。嘿嘿,分不清谁是核心,还在拿老黄历算帐,这不该死吗?
干预废立罪不可恕。
封建王朝不搞选举,谁当太子就是大事件。多少人在这问题上犯了错误,多少人又因此而辉煌腾达。策定之功是谁都想的,你拥立了太子,你在未来就有极大的发言权。岳飞也办了这事,他见赵构没有儿子,就皇帝不急大将急,跑去要求宋高宗策立一个太子。此一举是严重违反各项规定的,也犯下了君臣间的大忌。当时赵构就抹下了脸训了岳飞一通,告诉他这不是他应该管的事。嘿嘿,综合到他迎二圣的口号,可见岳飞对朝廷几代领导核心的动象过于的热心了。这能不让人疑心吗?要依他的接回二圣,立太子,那他的权势就比得上东晋的刘裕了,而刘某最后是夺了皇位自己干的。
破坏和平发展大计。
很多人对岳飞北伐抱有极大的期望,可真要翻翻历史你会发现这北伐可不是件容易的事。中国历史上真的成功了的北伐也就明太祖打元朝和蒋光头打军阀二次,另外最多是取得短时的和局部的胜利,刘裕祖逖等人的可以算一算。为什么这么难?盖因北方政权的军事力量总是很强,南方水军还行,到了北方一遇骑兵就差劲了。宋太宗伐辽就是个好例子,还有就是岳飞死后南宋的一系列北伐,那都是损兵折将一塌糊涂。每每先期进攻时还能有点效果,搞到后面人家一反攻,南方军就很难继续了。赵构在岳飞等取得初步进展时就立马叫停那也有几分聪明呢,后来孝宗北伐赵构也反对,结果人家不听他的吃了大败仗,相比之下不能不承认赵构还有几分清醒,有一些战略头脑。嘿嘿。他要的是和平发展的机会嘛。其实那个皇帝不想开疆扩土?如果真的是毫无风险就能拿下黄龙府,俺看赵构也没有理由拒绝。关键是他判断这拿不下来,搞不好老本都折进去,所以他见好就收,和了。但岳飞却并不这么想,他老拿这事来刺激赵构,摆明了要破坏赵构定下的国策。他还玩了回辞职回家的把戏,这不由得不让人想起袁大头和蒋光头的辞职,嘿嘿,拿着架子抬高自己的身价嘛。高宗忍了他一时,还给他一面锦旗请他回来,可心底里怎么会没有想法。
这些个理由秦桧不会不明白,可他又怎么方便跟韩世忠讲呢?迎二圣,北伐都是堂堂皇皇的面子,可权力斗争与忍辱求和却是实实在在的。岳飞站到了人们喜欢听的角度上,赵构不从就成了不孝和软弱的君王,从了则可能养虎为患,也可能一败涂地。嘿嘿,古之名将名臣有个传统,你想要平安过一生,那你就得把自己放在不利的位置,让皇帝好过一些,而不是像岳飞这样反其道而行。比如王翦领兵去打楚国,他就不断的向秦始皇要求赏赐田地,为的是让皇帝认识到他是占小便宜的俗人没有大想法。比如萧何就故意侵占老百姓的田地,为的是损害自己在百姓中的名声让刘邦放心。岳飞不学习他们,尽搞些私人控制军队,干预废立,拿漂亮旗帜顶皇帝的事,他能说没罪吗?
也到是了,在封建王朝他的确是有罪的,不杀他难保他不成篡位的刘裕第二。嘿嘿,象他这种人只有生活在现代社会才真能体现价值。领导是选出来的有能都居之,犯不着去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