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棋的历史更悠久
围棋与中国象棋历史悠久,“尧造围棋”一说说明,围棋至少已有4000年以上的历史。据史料记载,围棋最初棋制规则并不统一,春秋战国时期经历了第一次较大的发展后,汉代时已开始普遍统一为采用17道和19道两种棋制。三国时,围棋发展到了新阶段,高手不断涌现。两晋南北朝则是围棋发展的第一个全盛期,围棋开始定型为纵横各19道棋盘、361个棋位的棋制,并赋予了理论上的阐释。由于玄学的兴起,那时文人学士均以尚清谈为荣,因而弈风更盛,下围棋被称为“手谈”。
上层统治者也无不雅好弈棋,他们以棋设官,建立“棋品”制度,对有一定水平的“棋士”,授予与棋艺相当的“品格”(等级)。当时的棋艺分为九品,据《南史·柳恽传》载:“梁武帝好弈,使恽品定棋谱,登格者二百七十八人”,可见棋类活动之普遍。现代围棋分为“九段”即源于此。
中国象棋相传为周武王所创,后经由战国时代的博戏演变而来。南北朝时,北周武帝擅长象棋,并撰《象径》,使中国象棋逐渐流行起来。唐代,中国象棋发生变革,已分为将、马、车、卒四个兵种。而直到宋代,中国象棋才基本定型,相应增加了炮、士和象。宋代陈元靓在《事林广记》中记载着目前所能看到的最早的中国象棋谱,这比西方15世纪出现的最早的国际象棋谱早200多年。到明、清之际,为了着棋和记忆方便,才将一方的将改为帅,象改为相,并出现了仕与士、卒与兵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