荩草,中药名。为禾本科植物荩草Arthraxonhispidus(Thunb.)Makino的全草。全国均有分布。具有止咳定喘,解毒杀虫之功效。常用于久咳气喘,肝炎,咽喉炎,口腔炎,鼻炎,淋巴结炎,乳腺炎,疮疡疥癣。
中文学名
荩草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双子叶植物纲
目
莎草目
别名
菉竹、王刍、䓞草、黄草、蓐、鸱脚莎、晋灼、菉蓐草、细叶秀竹、马耳草、马耳朵草。
入药部位
全草。
性味
味苦,性平。
归经
归肺经。
功效
止咳定喘,解毒杀虫。
主治
用于久咳气喘,肝炎,咽喉炎,口腔炎,鼻炎,淋巴结炎,乳腺炎,疮疡疥癣。
相关配伍
1.治气喘上气:马耳草12g。水煎,日服2次。(《吉林中草药》)
2.治疥癣,皮肤瘙痒,痈疖:荩草60g。水煎外洗。(《全国中草药汇编》)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5g。外用:适量,煎水洗或捣敷。
使用注意
《本草经集注》:“畏鼠妇。”
炮制
采集加工:7-9月割取全草,晒干。
形态特征
荩草:一年生草本。秆细弱无毛,基部倾斜,高30-45cm,分枝多节。叶鞘短于节间,有短硬疣毛;叶舌膜质,边缘具纤毛;叶片卵状披针形,长2-4cm,宽8-15mm,除下部边缘生纤毛外,余均无毛。总状花序细弱,长1.5-3cm,2-10个成指状排列或簇生于秆顶,穗轴节间无毛,长为小穗的2/3-3/4,小穗挛生,有柄小穗退化成0.2-1mm的柄;无柄小穗长4-4.5mm,卵状披针形,灰绿色或带紫色;第1颖边缘带膜质,有7-9脉,脉上粗糙,先端钝;第2颖近膜质,与第1颖等长,舟形,具3脉,侧脉不明显,先端尖;第1外稃,长圆形,先端尖,长约为第1颖的2/3,第2外稃与第1外稃等长,近基部伸出1膝曲的芒,芒长6-9mm,下部扭转;雄蕊2;花黄色或紫色,长0.7-1mm。颖果长圆形,与稃体几等长。花、果期8-11月。
生长环境
生长于山坡、草地和阴湿处。全国均有分布。
现代研究
现代临床用于治疗感冒咳嗽.,慢性支气管炎咳喘,发热口渴和皮肤痈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