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很火的茶杯犬,到底是怎么来的?

2022-08-10 文化 49阅读

在《红楼梦》中,宝玉身边的大丫头袭人原本是在贾母身边服侍。贾母因为溺爱宝玉,害怕宝玉之婢无竭力尽忠之人,素喜袭人心地纯良,克尽职任,遂与了宝玉。而在将她给宝玉之前,袭人应该就是月例一两的一等丫鬟,和鸳鸯等人平级。这样的丫头按照规矩宝玉是是使不了的,所以为防止别人有什么怨言,袭人一直都是在贾母房中领着月例。来到宝玉身边后,袭人也确实是尽忠职守,将宝玉身边的事务打理得井井有条,袭人自己也是深受贾府中人的好评。而贾府几乎所有人都认定袭人将来必定是留在宝玉房中的。

但即使这样,袭人也没少因为宝玉的事情挨骂。因为宝玉黛玉吵架一事,贾母就将袭人紫鹃连骂带说教训了一顿。而在书中五十四回,因为袭人为母守孝没跟宝玉出来,贾母就是当着众人的面说袭人是拿大了,单支使小女孩子出来,还说她跟着主子讲不起这孝与不孝。言语中多少透露着对袭人这次行为的不满,如果不是凤姐巧言解说,可能就是王夫人也有些下不来台。但有意思的一件事就是,在袭人为母亲守孝的时候,鸳鸯的娘也去了,贾母却并没有让她在跟前服侍,好像鸳鸯没来就没啥关系了。同样的事情,为何贾母会对袭人发难,却默许鸳鸯的行为呢?

最为主要的一个原因还是贾母关心宝玉。她将宝玉视作掌上明珠,深怕他会受到一点半点的委屈。宝玉有半点磕磕碰碰,贾母都可能因为心疼自己的孙子迁怒他人。例如宝玉挨打,她就说自己没养个好儿子;贾珍被人说还宝玉挨骂,贾母就把他叫过去骂了一顿。而在贾母心中,除了袭人,其他丫鬟诸如麝月秋纹等人都是小女孩,是不能够让她放心的。所以贾母对于袭人的要求,就是希望她无时无刻不跟紧宝玉。因而元宵夜袭人没有跟着宝玉,必然会让宝玉不满。老太太对待孙子的关心程度是超过自己的,而对于她自身来说,身边除了鸳鸯以外,同级别的还有七人,也不是没有可靠的人,因而鸳鸯偶尔缺席一次,也是无伤大雅。

再一个原因可能也是袭人自身失误的地方。这次袭人的缺席应该是回过王夫人的,所以贾母说袭人拿大的时候王夫人是站出来替她解释过的。但没有和老太太请假,却是她疏漏的一个地方。虽然说在王夫人提拔袭人之后,她已经不是贾母房中的丫头了,自己一应的事务回过王夫人就行了。但像元宵夜宴这样的事情,她不跟着宝玉出来,事先没有和老太太解释必然是会被问的。毕竟宝玉是贾母的心头肉,是一点都不能有疏漏的。虽然说之前袭人母亲离世她也回过贾母一次,但还是有需要做得更加细心的地方。请假的事,只回了王夫人却没回贾母,只能说是袭人自身的失误吧。

当然,这件事从另一个角度看也能知道袭人在贾母心中是很可靠的一个人,贾母问责袭人也是对她的一种肯定。而宝玉的其他丫头,诸如麝月秋纹,老太太是有些看不上眼的,只觉得她们不过是些小丫头,并不牢靠。其实类似的事在王夫人身上也有体现。宝玉挨打后袭人去王夫人处进言,王夫人看见袭人第一反应就是:“不管叫个谁来也罢了。你又丢下他来了,谁伏侍他呢”。也是觉得除了袭人其他人照顾不好宝玉。可见宠溺孩子的长辈们心理大多类似。而李纨说的“这一个小爷屋里要不是袭人,你们度量到个什么田地!”也不算是过于拔高袭人的能力。

元宵夜宴,也能让人感觉出鸳鸯袭人等人作为丫鬟的无奈。鸳鸯在母亲病危之时,贾赦还想着讨她做屋里人,她哥哥还逼着她从了贾赦,似乎都没在担忧自己母亲的安危,而只顾攀龙附凤。她母亲死后,自己也没办法去送丧,比起袭人不得不说更加悲哀吧。作为奴隶,她们是最没有人身权利的,一切都只能依靠主人。鸳鸯最后应该还是难以避免悲剧,贾母一死,也再没人能保护她,也是很让人同情了。至于袭人,再小心翼翼也没避免几次挨骂。作为各自的首席丫鬟,虽说是表面荣光,其实经受多少苦,应该只有她们自己知道吧。

(本文为show南极星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