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理综成绩怎样快速提高

2022-08-15 教育 85阅读
物理:紧扣课本,抓住基础题
在邓学军看来,《初中物理课程标准》和《中考说明》是复习的指导性文件,一定要认真研究课程标准,理解课标要求。
复习中,紧扣课本狠抓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物理课本是开展物理复习的依据,近几年的十堰市中考试题70%以上来自于课本和改编于课本。只要基础知识能掌握好,就能拿到大部分分数。优等生中考失分的往往不是难题,而是基础题,其他学生丢基础分更是比比皆是。有的同学拿起课本不知怎么复习,建议遵循以下几点:
明确考点、梳理知识。按照《中考说明》,明确中考对各章、各知识板块的知识点的不同能力要求、今年的变化情况,重点、难点、自己的薄弱点。学生根据考点、整理知识、归纳分类,将单一的知识点形成知识链、构建知识网,使知识系统化。
重点知识、薄弱章节重点复习。围绕密度、压强、浮力、功、功率、机械效率、杠杆平衡条件、电功、电功率等核心知识展开。加强知识间的联系,培养综合应用能力。
研究教材,将课本插图、“想想做做”、“想想议议”等小栏目与中考试题科学整合,强化课本知识的落实和课后习题的处理,将双基夯实。
课本上重要实验的复习。课程标准中规定了20个必做实验,每一个实验学生都必须清楚,重点复习。这些实验要经历实验过程,知道实验目的、原理、步骤、数据处理、实验评估等。
中考物理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学生在平时学习的过程中,不必刻意追求练习难题,而应将重心放在留意生活与物理的联系上面,形成知识体系,联系生活解决实际问题。
此外,专题训练,提高解题速度和能力。没有一定数量物理题作保证,就不能确保中考题做得熟练。在做题过程中摸清思路,寻找方法,总结规律,查缺补漏,提高能力。对作图题、实验题、计算题进行专题复习,作图题重点复习光学和力学,计算题重点复习力学和电学。

化学:强化核心基础知识落实
王纯杰说,根据《中考说明》,今年中考化学试题与去年相比,试卷结构、题型题量和分值、考试内容和要求都基本一致。从近几年十堰化学中考试题和今年的化学调研考试试题来看,重在基础知识的考查。在后期复习中,王纯杰建议:
注重基础,强化知识落实,尤其是核心知识的落实,特别是对氧气、氢气、碳单质、一氧化碳、二氧化碳、金属,常见的酸、碱、盐的性质和用途;氧气、二氧化碳、氢气的实验室制法;常见元素及原子团的化合价;金属活动性顺序;常见酸碱盐的溶解性;常见元素符号、离子符号及常见物质的化学式;一些重要化学反应方程式及反应现象等基础知识要加强记忆,烂熟于心。对重要的化学概念和原理要加强理解,如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纯净物和混合物、单质、化合物和氧化物,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分子和原子的概念和基本性质,质量守恒定律,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等重要概念和原理要弄懂弄透,避免混淆,灵活运用。对基本的实验操作、基本的计算类型要熟练掌握。对课本中典型的实验要明确实验原理、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注意事项等。复习的同时可将易错、易混知识点进行整理,反复强化。
强化训练,提升解题能力。中考试题有四大题型: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考前应对这几种题型进行专项训练,可将近几年中考试题分类整理,进行针对性训练,尤其是选择题,分值高,考点多,应该通过多组套题训练来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性,对化学用语的书写、溶解度曲线的应用、物质的检验和提纯、物质的推断、气体的制取、金属及酸碱盐的探究、化学方程式与溶质质量分数相结合的计算等题型,更是中考的常考、必考题型,要反复训练,找出解题思路和方法,做到举一反三,灵活运用,提升解题能力。
模拟演练,提高答题技巧。从中考阅卷的情况来看,考生答题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有:①审题不细致,曲解题意;②符号书写不规范,答题不完整;③语言表达随意,抓不到要点;④计算马虎,格式不规范等。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平时针对性的模拟训练来弥补。中考答题时,要熟悉中考试题中难题、中档题和容易题的一般分布,采用先易后难、先熟后生的策略,对会做的题要确保得分。

生物:注重基础知识和重点内容
王艳青说,今年是生物和物理、化学合卷构成理综试题的第四年,考生如果能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努力,有利于取得最佳成绩。
从《中考说明》来看,要注重基础知识和重点内容。生物中考试题的难度值定在0.70—0.75之间,试题主要以基础题为主,所以在复习时首先要抓住基础内容。以七年级上册的内容为例,动、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动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生态系统的组成及食物链、植物的开花与结果等基础知识,大家一定要理解清楚并牢记,能够灵活运用这些知识解答相关的题目。
一些重难点内容所构成的试题将会拉开考生之间的分值距离,基础较好的考生要力争准确解答这部分试题,尽量少丢分。如七年级上册中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蒸腾作用和呼吸作用;七年级下册中人体的循环系统和神经系统的内容。这些内容既是重点内容,也是学生感觉头疼的部分,而且试题容易灵活多变。所以建议考生要在理解上多下工夫,要熟读课本上相关的概念,记住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公式,理解对应的图形,如心脏的结构图、血液循环图和反射弧的模式图等,力争达到融会贯通的熟练程度。
从新课程标准来看,还要注重基本技能的培养。初中阶段在生物实验课上使用最多的仪器就是显微镜,大家要熟练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如对光时光圈和反光镜的选择、调焦和观察时眼睛应该注视的部位、显微镜的成像特点以及物像不在视野中央时如何移动玻片标本、物像的放大倍数及高倍物像与低倍物像的特点。要学会制作洋葱表皮细胞和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方法及注意事项,通过观察会比较动、植物细胞的异同。
对于探究实验,考生要重点关注实验的变量和对照实验。典型的探究实验,如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探究细菌、真菌在环境中的分布等。
从生物学与人类的关系来看,要多关注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的内容,关注与人类健康息息相关的内容,有时考题会针对生活中大家熟知的现象进行命题。如为何移栽树木时一般选择在阴雨天或傍晚进行,移栽大树时要去掉大量的枝叶;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大气的碳—氧平衡;如何设计合理的营养食谱;身体贫血、有炎症时血常规化验单上有哪些异常;打针时药物如何通过血液循环送到身体需要治疗的部位;尿常规检查时如果尿液中出现了红细胞、蛋白质或者葡萄糖等物质,分别是何原因?常见水果、花卉的扦插与嫁接等。
还有,从去年开始增加的八年级上册的细菌、真菌和病毒的内容,它们作为传染病的病原体,容易与八年级下册的传染病及其预防的内容联合在一起出题。所以,这些内容大家要熟练掌握,要会利用学过的生物知识来解释生活中常见的生物现象。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