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马克思的资本循环理论和资本周转理论对我国社会主义企业生产经营的指导意义?

2020-05-16 财经 344阅读
一、政府层面上
(一) 资本循环理论的中心问题是资本运动的连续性,为了保证资本循环连续的进行,单
个产业资本必须按照其生产过程所要求的一定比例,分为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使他们在空间上并列存在,相互转化。政府必须做到人财物的合理配置和产供销的互相连接,保持平衡,才能让资金循环连续不断。可以通过扩大消费信贷,加速资本循环;加速新产品开发,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建立开放、完善的市场体系。
(二) 另外,政府需要进行流通领域经济制度的改革。马克思的资本循环和周转理论,揭
示了生产时间、流通时间的原理。流通时间过长,对于生产时间会有消极的限制作用。资本在流通领域停留的时间越长,商品资本和货币资本比重就越大,生产资本比重就越小,资本的生产效率便会下降。因此政府可以通过重视商业工作和物资管理工作,增加流通渠道,进行经济体制改革以缩短流通时间,提高经济效益。
(三) 资金周转速度对资本主义生产有重大影响,对社会主义也是一样。并且在固定资本
和流动资本一定时,固定资本比重越大,周转速度越慢。而固定资本的周转速度主要取决于折旧率。确定折旧率的基本根据是固定资本在其寿命期内的磨损状况,以及由技术进步导致资本贬值造成的无形磨损。按一定折旧率从企业销售收入中提取的折旧率,形成折旧基金,用于企业固定资本的更新改造。因此政府可以提高固定资本折旧率,可以加速固定资本的周转,企业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收回固定资本的折旧费。同时,大力发展科学技术,为固定资本折旧率的提高创造条件。在资本总量不变的条件下,加速资本的周转可以提高年剩余价值率;在资本积累的条件下,通过引进新的机器设备,加速资本更新,提高劳动生产率,可以获得超额剩余价值。
二、企业层面上
(一) 马克思给出的资本运动公式可以看出,资本增值运动既是购买、生产、售卖三个阶
段的统一,又是生产和流通过程的统一;既是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的统一,又是时间上继起、空间上并存的三种循环形式的统一。资本要实现增值,就必须保证资本运动的连续性和高效性。企业应当调整企业经营战略,加速资本循环。
(二) 资本周转时间由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构成。而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的长短都与企业
的存货水平变动有关。企业的生产资料存货越多,流动资本所经历的生产时间中的储备时间就越长;成品存货越多,流动资本所经历的流通时间中的销售时间就越长。总之,流动资本的周转速度越慢,企业在一定时期内获得利润总量就越少。因此,企业必须根据供销两方面的情况,不断调整自己的存货,尽可能缩短储备时间和销售时间。企业调整存货可以通过变动进货量、生产中的消耗量、销售量三种方法进行,它们都受价格信号和数量信号的约束。在预期价格下跌时,企业应尽可能减少存货;在预期价值上涨时,企业应尽可能增加存货,但是,增加存货会减缓流动资本的周转速度,因此,企业必须将增加存货可能带来的利弊进行比较,确定合理的存货水平。当企业面对生产资料短缺或过剩的信号时,企业也要注意调整自己的存货水平,否则必会影响流动资本的周转速度。
(三) 资本循环理论中说到货币资本职能是购买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生产资本职能是生产
出价值和剩余价值,商品资本职能则是通过售卖实现价值和剩余价值。企业要想完成资本的循环,就必须在生产过程中按质按量完成生产,才能使得商品的价值形成和增殖,并且缩短劳动时间,节约成本;同时也要关注社会的供需状况,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才能销售出去,实现商品的价值。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