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因为朋友生日聚会而没听一周一次的天主教课程,很是遗憾和后悔,幸好教友说上周只是念经,没有授圣经课程。还得知丁神父去了北京,暂时由另一个同样年轻的神父代替,没想到获得不一样的收获。他的授课让整个教室氛围更显活跃,大家都被积极调动参与激烈的讨论,还不时迸发哄堂大笑。我也比较佩服神父对人性的理解,而他语速较慢的表达形式也渐被我接受。
今天讲的是天主教的婚姻观和教会关于离婚等的严格原则性规定。
首先,婚姻观有3个原则。1。单一性,即一夫一妻制。注重心灵的结合,爱的奉献。2。永久性,不可拆散。由于婚姻需要相互恩爱包容,结为一体,所以它为让人人格成长的学校。3。向生命开放,一定要有小孩。(象中国古代有母凭子贵,犹太人古代则认为不生儿子是天主对她的惩罚,女人会遭遇被休妻或被杀害-----这里还解释了为何梅瑟同意犹太男人休妻:用原话是“为了你们男人的心硬”,如果不休妻,男人们会杀害妻子,为了保护作为商品处境的女人,所以何梅瑟同意休妻)
关于有基督信仰的人们,就其离婚问题,教会有专门的法典规定。1种情况:在结婚前,双方都不是教友的,有一方在婚后成为教友,并且导致离婚的不在教友一方,可以写报告,经教会核实,有主教裁定,可以继续享有告诫和圣体。当然,离婚后再婚,最好嫁或娶一天主教徒。这种处理条规叫-----保禄特权。2种情况:在结婚前有一方为天主教徒,另一半为非教徒,要申请调查,寄往罗马,得到裁定。这为-----伯多禄特权。3种情况:结婚前,双方都为教友,因已经在结婚仪式里宣誓承诺过“无论疾病贫穷。。。都不离不弃”,作为原则上是不允许离婚的。无论他们有无领结婚证,只要有过事实肉体结合,这叫圣事已遂。当他们离婚后,如果保持单身一辈子,则可以领圣体;如果能在神父的调节下,破镜重圆则更好,自然也能继续领圣体;如果当初他们在结婚时,由于心智不成熟,不能理解什么是爱,则教会可以宣告其婚姻无效,而领圣体;当他们再次结婚,一定得履行对婚姻和对教徒信仰的责任,保证婚姻幸福美满,不能再立恶表,否则不能领圣体。并且对于再婚的教徒,为了防止其坏的影响,最好在其他教区领圣体。(教会规定之所以有这么大的回旋余地,叫-----牧民措施,为了让更多的人更亲近天主,受到圣体和祝福)
这里神父还举一例。男女婚前双方都为教友,离婚后,男的和一外教友女结婚,而前妻想复婚。1种情况:该女外教友为第三者,则即便他们领了合民法的结婚证,在天主教里也为无效婚姻。可以离婚和前妻重婚。2种情况:该外教女为男的离婚后认识而结合的,为天主的安排再婚,神父可以引导该男人凭自己心去选择。
神父还分析了为何现代人那么多的离婚率。1。了解认识人的过程本身为失望的过程。恋爱中的两个人由于对方达不到期望的指标而-----疲惫,厌倦,彼此伤害。折磨,讨厌,鸿沟。2。结婚后见异思迁,另一方为了报复或不能忍受而离婚。3。两人在心智不成熟时结合,比如18岁就结婚;比如在外界压力下,仓促结婚。这为不在爱中结合。
对于现在普遍的同居现象,虽然他们不合民法,可在教会中有效,可以领圣体。针对国外的高离婚率和错综复杂的结婚史,有专门的教会婚姻法庭,也因此很多国外的神父终其一生都在劝解离婚夫妻重归于好。
说这么多的法规,因明白法律的最高宗旨是让人灵魂自由,被救赎。因明白:信仰>社会>自己角度。而我今天也第一次听到很多新鲜怪名词(还不明白其意思,也不知道字写对了否):领洗----祝福----追逝----弥撒,圣洗----坚振----圣体----傅油----告诫。
最后是大家例行讨论神父的提问。1。作为基督徒,怎样过幸福婚姻生活?2。你对当今社会离婚有何看法?我主动回答了第一问题,刚说到要有心灵的交流,每天至少交谈1到3小时。结果大家哄堂大笑,都说时间太长了。打断了我后来的见解,比如要察言观色,要注意细节,要有礼貌,我和小龙常说“请”“对不起”“乐意为你效劳”。神父说沟通要在心情愉悦下进行,不平和状态下往往是把自己观念强加于人,当然吵架也是一种强烈的沟通。沟通中不能说“你错了”只能说“我不同意你的观念,但我试着去理解”。离婚双方都是失败者,离婚后人们往往自私,自我,对处理感情低能。
这里有个著名的《玻璃实验》人性测试。将小男孩和小女孩分别关在一扇有机玻璃两边,男孩们为了出来,会手挥拳头,用行动和理智去处理问题。而女孩则用手在轻轻触碰玻璃后,哇哇大哭,用感性来面对问题。当他们长大步入婚姻里,男人在吵架时会有条不紊的摆事实,讲道理,企图让女人服从自己。而女人则大叫:你到底懂不懂我有多伤心失望?
还有一经典夫妻发展过程测试总结:前恩爱期-----幻灭期(婚姻生活机械简单朴实)-----忧苦期(孩子大学毕业,枯燥的婚姻生活终于可以不受羁绊的结束了,可才发现可选择的伴侣无市场了)-----觉醒期(30而立,40不惑,50知天命)-----后恩爱期持续2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