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模,即劳动模范。他们是劳动者的杰出代表。新中国成立五十多年来,北京曾先后涌现出一批著名的劳动模范,如:李瑞环、倪志福、时传祥、张百发、张秉贵等等。
劳模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他们是时代的“明星”,社会的楷模。他们受到党和国家的表彰,受到人民群众的尊敬。他们也成为作家、艺术家讴歌的典型人物。在北京市的文坛上,五十多年来,曾出现过一大批讴歌劳动模范的各类文艺作品。这是北京文艺史上值得记载的一页。
1958年,在建设“北京十大建筑”中,做出了突出贡献的青年木工李瑞环、青年突击队长张百发等全国劳模,声名大振,家喻户晓。1959年,全国第一次“群英会”在北京召开。在“群英会”上,共和国主席刘少奇与淘粪工人时传祥亲切握手、谈话的照片和报道,成为全国上下津津乐道的话题。作家、画家、演员纷纷深入生产第一线,以创作出歌颂劳模的文艺作品为荣。所以,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初,一批歌颂劳模的文艺作品,便应运而生。著名画家蒋兆和、李琦、尹瘦石等,都创作过以劳模为题材的画作。而北京工人诗人们创作的一批歌颂劳模的诗歌作品,曾产生了很大影响。
工人出身的诗人李学鳌,以其对新生活、新人物的关注及饱满的创作热情,于1958年,首先创作出一批歌颂劳模的诗歌。其中,《张百发的手》等篇,被收入1958年《诗选》。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和一些报刊,组织北京工人文学创作组的工人作家、诗人,深入工矿企业,采访各条战线的劳模,创作出一批文学作品,在报刊上发表后,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其中,王术写青年机械工人倪志福的诗歌《站在世界科学的讲坛上》、王恩宇写二七机车厂老劳模陈发事迹的《机车大夫》、何玉锁写轧钢工人的《李永贵的故事》以及韩忆萍和陈满平分别创作的歌颂纺织行业劳模的《三姐妹》和《韩茶仙》等组诗、小叙事诗,成为代表性作品。
上世纪60年代初,在北京和全国都掀起了一个“学劳模、写劳模和争做劳模”的热潮。这一时期,影响较大的当属电影《青年鲁班》和《红色背篓》了。
《青年鲁班》是以李瑞环的先进事迹为素材,经过艺术加工而创作的一部影片。李瑞环曾以创造“放大样”的新工作法,改革了传统木工工艺,解决了生产难题而闻名。《青年鲁班》就是以这一故事情节,塑造了青年工人“胡四辈”的典型人物形象。当时,表现工人生活的影片为数甚少,这部电影的出现是难能可贵的。全市工矿企业无不组织观看,报刊也好评如潮。近年来,中央电视台影视频道,曾在“流金岁月”栏目,重新播放过这部影片。
《红色背篓》是根据全国劳动模范、北京市房山区黄山店供销社售货员王砚香的事迹创作拍摄的。身为山区售货员的王砚香,身背“背篓”,跋涉于险山峻岭之间,把货物送到深山群众的炕头上,群众称他为“背篓商店”。他作为山区商业工作者的一面旗帜,曾带动了城乡商业职工为人民服务的热潮。
1964年,中国评剧院创作演出了以时传祥的先进事迹为素材的评剧《一杯茶》,由评剧表演艺术家魏荣元主演,其中的一些唱段,流传至今。时隔三十年之后,1994年,我作为中国评剧院的编剧,曾到时传祥生前所在的清洁队深入生活,创作了大型现代评剧《情恋万家》,再次把时传祥和新一代环卫工人劳模的形象搬上舞台,受到广大观众的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