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才是好的医生

2020-05-21 社会 152阅读
1. 是一个好人
自古以来就有“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说法,反映了广大黎民百姓对医生的尊重和期望。医者当具有心怀天下的博大胸怀,具有拯救天下苍生的仁心仁术。这些都没有错,但我以为,一名好医生首先应该是一个好人。
做好事的人是好人吗?坏人也有做好事的时候,而好人也有做好事的时候。因此,不能仅凭做不做好事给一个人定性。但是我想,如果能坚持做一辈子好事的人,肯定是好人,就像雷锋同志。
毛泽东主席在《纪念白求恩》一文中,号召全党向白求恩同志学习,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说“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这样的人是当之无愧的好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里也对合格公民做了阐述,“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具有这些品行的公民就是合格的公民,也应当是好人。
无法想象,如果一个医生,吃喝嫖赌抽五毒俱全,夫妻关系不和睦,同事关系不和谐;不尊老爱幼,不孝敬父母,基本的礼义廉耻都没有,这样的人连一个合法公民都勉强,即使医术再精妙,技术再高超,算得上是好医生吗?但是,环顾四周,这样的医生还少吗?
2. 高尚的医德
好医生应当具有高尚的医德。
医学不是纯粹的自然科学。自然科学是研究客观事物“是什么”,是研究客观规律,研究确定性的学科。但医学研究的对象是人类自身,而人体恰恰是最复杂的综合生命体,奥秘最多,未知数也最多。因此医学在认识上、在方法上无可避免的会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正是因为,人体的复杂性,疾病的多样性、认识的局限性,医生在诊断、治疗、用药、手术、预后判断等方面都存在风险。就像,众多过去一度被认为是正确的认识和治疗在今天被证明是错误的一样,现有的许多治疗措施随着医学的进步也有可能在将来被认为是贻笑大方。
由于医学本身的局限性和风险性,这就要求我们医生在诊治时不但要有全面的知识,还要有足够的耐心和高度负责的态度。依靠精湛的技术将不确定性降到最低,以高度的责任心,崇高的职业操守将风险控制到最小。
一个病人来看门诊,收不收住院,开什么检查,用什么药,做什么手术,手术怎么做,术后怎么护理,怎么营养支持,用什么辅助药,出院后带不带药,带什么药,带多少药……这些都是非常具体的问题。
但正是这些琐碎问题的处理,考验着一个医生的能力、水平,体现着一个医生的品行、情怀。
为什么在那么多疾病都有指南、共识、规范的基础上,相同的病人经不同的医院、不同的医师施治还会存在那么大的差异?这里面不仅有医院水平的差异,医生认识的差异、医生能力的差异,其实也隐藏有良心问题、操守问题、医德问题。
好医生不仅应该具备医者父母心的情怀,拥有悬壶济世的仁心仁术,还应该有勇于担当、敢于挑战的勇气。尤其是对于困难、复杂、疑难、高风险病例,如果没有急患者所急、痛患者所痛的情怀,如果没有敢于担责、敢于挑战的气度是绝不可能做到的。
3 精湛的技术
好医生应该具备精湛的技术,这是行医的前提和基础。
医学首先是一门自然科学,当医生要治病救人,这靠得是学问,拼的是技术,而不是嘴皮。
但现实生活中,却存在不少这样的“嘴皮医生”,对病人态度好的不得了,沟通技巧也无懈可击,病人也被他折磨的不得了。但病人却到处在传颂这个医生的好名声,了解内情的人常常为那些病人扼腕叹息。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