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的国际分工理论主要有哪些观点

2020-09-25 财经 163阅读
(一)亚当•斯密(1723-1790)的绝对优势理论
绝对优势理论,是指在某一商品的生产上,一国所消耗的劳动成本绝对低于另一国,在生产效率上占有绝对优势,因而该国可以生产并出口该种商品。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集中反映在他的享有盛誉的代表作《国
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中。这一理论是建立在他的地域分工论的基础之上的。他从微观的个体
,即个人、家庭,递推到国家、社会来阐述地域分工的合理性,认为:“如果购买所费,比较家内生产所
费为小,就一定不宜于家内生产,那是贤明的家主都知道的格言”。②他强调绝对优势理论有一个基本前
提,包括自然资源优势、气候条件优势,生产技术优势等等。
由此可见,绝对优势理论建立在绝对优势的基石之上。一国在某一或更多方面占有绝对优势,其产品成本则较低,继而参与国际市场的交换与竞争。如果一国没有一种产品在生产上处于绝对优势,那该如何呢?
斯密没有解释。可见,绝对优势理论只说明了国际贸易中的一种情形,即在生产上各具绝对优势地位的国
家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能获得利益,没能阐释国际贸易的普遍规律。
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以其所处的历史条件为背景,反映了英国工业资产阶级在上升时期的要求,对推动社会生产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在历史上有重要的进步意义。然而,这一理论仅说明了国际贸易实
践中的一种特殊情况,即在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地位的国家参加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能获得利益,无法解
释国际贸易的普遍规律。
(二)李嘉图(1772-1832)的比较优势理论
比较利益理论是指比较两种产品在两国间的劳动成本来决定一个国家应该生产和交换哪种产品。大卫•李嘉图在他于1817年出版的代表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一书中,首创了比较优势理论,这也成为西方
贸易理论的基础。
李嘉图不仅继承了亚当•斯密的观点,而且提出了比斯密更系统、更深刻的阐述,他的理论是对斯密理论的修补和发展。他指出,一国不仅在本国商品相对于别国同样商品处于绝对优势时可以出口该商品,在本
国商品相对于别国同样商品处于绝对劣势时可以进口该商品;而且,在本国商品相对于别国同样商品处于
相对优势或相对劣势时,也可以参加国际贸易。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