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下载内核
内核官网获得了(不让加链接,搜索linux内核官网 )
tar.xz 是完整的内核包
pgp 是.tar.sign后缀的文件,用于校验类似于MD5
patch 是补丁包
2. 解压文件,现在一般采用 .tar.xz 的压缩格式(压缩率最高,但是压缩时间较长)。
/usr/src 一般而言、我们制做linux内核的时候源码一般放在这个路径下,
可以使用 # tar -Jxvf linux-3.13.2.tar.xz -C /usr/src/ 把文件解压到 /usr/src/ 中(在root用户下才有效)
3. 如果是第一次编译内核,并没有上次的残留文件可以可以跳过
# make mrproper
这个步骤
注意:make clean 删除大多数的编译生成文件, 但是会保留内核的配置文件.config, 还有足够的编译支持来建立扩展模块
make mrproper 删除所有的编译生成文件, 还有内核配置文件, 再加上各种备份文件
make distclean mrproper删除的文件, 加上编辑备份文件和一些补丁文件。
4. 接下来是 make config 。
具体参照 《make config 的几种类型》
一般采用 # make menuconfig 的方式
此处需要两个包,选择最简单的yum安装
# yum -y install gcc 和
# yum install ncurses ncurses-devel。
具体选项的作用参考 《Linux-3.10-x86_64 内核配置选项简介 》
对新的内核功能选择,并生成一个 .config 的文件
5. 编译内核
# make 和 # make modules_install (此处命令必须进入/usr/src/linux-x-x-x/才有效,否则会报错)
注意:2.6内核作了优化,不必显示的执行make dep 和make bzImage,只需要直接执行
make 就行,系统会自动完成make dep 和 make bzImage 所做的工作。
6. 安装内核
# make install
7. 修改默认启动的内核(把光标处的default值改成0,就为默认启动,编译成功后默认为1)
# vim /boot/grub/grub.conf
用 cat /boot/grub/grub.conf 验证并测试
# cat /boot/grub/grub.conf
看是否添加成功
8. 重启机器,查看效果
默认的内核就是刚才编译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