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藓的栽培技术

2022-04-23 美食 101阅读

葫芦藓是植物由水生向陆生过渡的代表,具有明显的世代交替现象和特殊的繁殖习性并在植物界中的进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因而是生物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但在生物学教学中,因季节等多方面因素,无法拿出生活着的葫芦藓陈示给学生以便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增强教学的直观性。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我们可用玻璃试管在室内人工繁育葫芦藓,其方法简便易行,现介绍如下:
一、采集葫芦藓的孢子体:
在室内繁育葫芦藓需要用野生葫芦藓孢子体。采集野生的葫芦藓孢子体要在每年中夏以后进行。葫芦藓的孢子体一般在中夏以后开始出现,夏末秋初大量成熟,这段时间是采集葫芦藓孢子体的最佳期。外出采集时要携带广口瓶和镊子。用镊将那些蒴柄已经变成红色,葫芦形孢蒴饱满的孢子体轻轻取下,放入广口瓶中,盖好。孢蒴绿色的表明孢子还未成熟;蒴帽脱落的孢子又已散出,均无采集价值。为防止孢子体干燥后蒴帽脱落导致孢子散出,要将广口瓶封好,避免瓶中水份过度散失。采集后,要将装有葫芦藓孢子体的广口瓶放在室内避光阴凉处,保存备用。
二、制备繁育试管:
在室内繁育葫芦藓的器皿可用花盆,也可以用玻璃试管或者用其它的器皿。而用玻璃试管更便于操作,管理和观察。制备玻璃繁育试管可在春季进行,制备方法比较简单。制备时先将浸在水中多天的砖块碎成菜豆粒大小的碎块,加在20毫升的玻璃试管内,每只试管内放5克左右,再在砖块上面加黑钙土2克。用滴管在每只试管内滴加清水,至部分砖块露出含水饱和为止。棉团封好试管口,放在试管架上。试管架要放在室内直射光线照不到的地方,防止强光照射。以后要随时观察,注意保持试管湿润,防止干燥。
三、接种:
接种野生的葫芦藓孢子可在春夏两季进行。初夏,室温上升至15℃,就可接种。接种时用镊子或针将采集的葫芦藓孢子体上的孢蒴撕破,将黄色的孢子散落在繁育试管中,滴加2滴清水,用棉团塞好试管口,接种工作就完成了。接种后的试管仍放在试管架上,放在室内避光处培养。
四、培养和观察:
葫芦藓接种后,每隔2—3天要用滴管加水几滴,并放在室内阳光直射不到的地方,要防止干燥或暴晒。以后每天要进行观察和记录。20几天后,可见葫芦藓的芽体,芽体逐渐长大,约1个月后,形成了植物体。夏末秋初,葫芦藓的绿色孢子体出现并逐渐成熟。从芽体出现至孢子成熟的各个时期都可用于教学。
五、制作干制标本:
葫芦藓的孢子成熟后,可用试管直接制作永久性干制标本。制作方法很简单。首先去掉试管口上的棉团,放在强光且通风的地方待试管内的水份蒸发后,再用软木塞封好,贴上标签,一支永久性的干制标本就制成改进后的实验分为两个环节:
培养原丝体、培养配子体与孢子体。
1.培养原丝体
(1)制种,采集成熟健壮的葫芦藓孢蒴,收集孢子。先配制10%的酒精浸泡灭菌,再用凉开水冲洗几次,然后浸入20℃左右的温开水中,将孢蒴打开放出孢子,制成悬浮液。
(2)选土选取腐殖土适量,风干后去除杂物并压碎,用家用蒸笼蒸煮灭菌后分别装入几个花盆中,用凉开水浸透,使上呈潮湿状。
(3)接种将孢子悬浮喷洒在花盆土壤表面,盖上玻璃,放入室内向阳处培养观察,保持土壤经常处于潮湿状态,温度控制在20℃左右。一般情况下,一周内孢子萌发,两周内可见绿色的原丝体,并逐渐形成群体覆盖在土壤表面。不久,原丝体向下长出假根,向上分化出芽体。
(4)观察取少许带上原丝体置于清水中,淘洗干净,选取典型个体制成装片,对比观察,假根、原丝体清晰可见。
2.培养配子体与孢子体:
选取发育健壮的葫芦藓群落花盆,盖上玻璃,置于室内向阳处继续培养,注意观察并保持土壤潮湿环境。不久,雌雄枝陆续出现,继而其预部分化出颈卵器与精子器(分别位于雌孢叶和雄孢叶中),卵细胞受精后逐渐发育成孢子体。在培养的花盆群落中,由于不同的卵细胞受精时间早晚不同,因此可以见到孢子体不同发育阶段时期的各个形态。选取典型个体制成装片对比观察,清晰可见配子体与孢子体各部分的形态特征以及二者之间的联系。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