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头丧气是描写人物神态的成语。
垂头丧气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chuí tóu sàng qì,形容因失败或不顺利而情绪低落、萎靡不振的样子。
出自《新唐书.卷二○八.宦者传下.韩全诲传》:“自见势去,计无所用,垂头丧气。”
译文:看见大势已经过去了,没有计可以用,垂头丧气的。
词性:中性词。
近义词:灰心丧气。
反义词:得意洋洋、昂首挺胸、神采奕奕 。
成语故事:
唐朝末年,政治腐败,各地藩王拥兵自重,北方两大藩王李茂贞、朱全忠一心想控制唐昭宗。宦官韩全诲劫持唐昭宗到凤翔投奔李茂贞。但李茂贞无能,竟要把皇帝交给朱全忠。韩全诲见大势已去,垂头丧气,默不作声,昭宗下令诛杀韩全诲。
扩展资料
1、近义词
灰心丧气,读音 huī xīn sàng qì,形容因失败或不顺利而失去信心,意志消沉。
出自明·吕坤《呻吟语·下·建功立业》:“是以志趋不坚,人言是恤者,辄灰心丧气,竟不卒功。”
译文:因为这是意志坚定,人们说这是救济的,就灰心丧气,最终没有完成工作。”
2、反义词
神采奕奕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shén cǎi yì yì,意思是形容精力旺盛,容光焕发。
出自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玩具·晋唐小楷真迹》:“韩宗伯所藏曹娥碑,为右军真迹。绢素稍暗,字亦惨淡。细视良久,则笔意透出绢外,神采奕然。”
译文:韩宗伯收藏的曹娥碑,是王右军(王羲之)的真迹。白绢(绢素)稍微暗淡,字迹也比较阴暗。仔细观察很长时间,就觉得王右军的书法的意态情趣从绢面透出,字迹精神饱满,容光焕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