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告诉我,现在孩子上学学费都不收了怎么还收借读费?为什么?

2023-05-16 综合 44阅读
重庆义务教育借读费换个“马甲”继续收 新闻来源:教师报 作者: 时间:2009-03-24 浏览:127 次 2月2日,财政部、国家发改委下发通知,义务教育阶段借读费2009年起取消;2月3日,重庆市法制办专门召开新闻发布会,重庆将执行这一政策,从本学期开始取消义务教育阶段“借读费”。 “借读费”会否换着“马甲”来忽悠着家长?2月9日是中小学报到第一天,果然有部分学校还是设立其他名目费用,来抬高非辖区户籍学生的入学门槛。“不交不行,交了不服气。”家长们纷纷致电投诉。 家长需自愿“捐资助学” 九龙坡建设二小两位家长同时反映,学校要收取750元的“捐资助学费”。 其中一位家长说,他老家在重庆,也在重庆买了房子,但孩子和自己的户口都在外地。孩子在建设二小上小学答皮,按理说应是借读,上学期也是交的750元“借读费”。“听说‘借读费’取消还很高兴,结果还是要交。”这位家长说,2月9日上午交的还不是“借读费”,而是什么票据都没有的“捐资助学费”。 孩子在沙坪坝杨公桥小学上学的张先生,也反映到类似的问题,750元的“借读费”,这学期也成了“捐资助学费”。 “我也捐了500元,孩子才报到名。”孩子在沙区嘉陵厂子弟学校的借读的一位家长称,自己从外省来此打工,每月收入一千多元。“我们生计都成困难,怎么可能自愿去捐500元钱?”这位家长认为“借读费”只是换了个名称而已,感觉受骗了。 “我们不收‘借读费’,家长交的是‘捐资助学费’。”建设二小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捐资助学费是家长自愿的,也是政策允许的。 打折收“捐资助学费” 以前每学期交的借读费,学校现在要求一次性交后面几年的“捐资助学费”,并且一次交清可享受5折优惠。孩子在南岸区金山路小学上学的一位家长感到很为难。 “以前孩子按每学期交借读费,这次开学,学校提出交今后几年的‘捐资助学费’,现在交优惠,本应5年交7500元,现在只交3750元。”这位家长说,自己是进城农民工,在南岸区府附近打工,不知道能干到哪一天。“哪天被辞退了,就可能回老家去上学。” 2月9日上午11点20分,记者走进金山路小学时,学校过道、操场外还聚集着一些家长讨论这个“诱人”的捐资助学“折扣”。 该小学负责人称,学校这学期不收取任何借读费和捐资助学费。现在交的是下学期开始的费用,借读是短期的,可能就一学期、两学期,如果符合这个条件可不收费,但需要家长的相关务工证明,学籍也是暂时的;如果户籍不在该地,要长期在这里上学,比如要上五年、六年,这就不属于借读,带有“择校”的性质,就需要交“捐资助学费”。 期末成绩差助学费高 借读费不仅换了“绝举竖马甲”,有的学校还将新的“捐资助学费”与学生上学期的期末分数挂钩。孩子在石盘小学上学的一家长反映,上学期只交了400元的借读费,并大这次去报到,被要求交800元的“捐资助学费”,比上学期高出一倍。学校的理由是:孩子上学期末有一科考试成绩很差。 这位家长称,接受义务教育是公民的权利,这种将分数与捐资助学费挂钩实在不合理。 学校:无力承担借读生费用 2月9日,记者采访了建设二小和金山路小学的两位学校负责人。两位负责人都表示,国家取消借读费是很好的政策,减轻家长的负担,作为学校也很拥护。 建设二小负责人说,义务教育按户籍所在地下拨学生教育人头费,比如建设二小的学生中,有1/3学生是非辖区户籍学生,这部分学生教育部门是不拨钱的,如果不收取借读费或“捐资助学费”,学校将无力承担这1/3学生的费用。 “我们也希望能出台相关的配套政策。”这位负责人说,比如取消之后“借读费”后,今后对户籍不在辖区的学生是否收取,具备哪些条件的学生不收费,收取这部分学生后,教育经费是否由国家补助等,都没有明确的说法。 南岸金山路小学负责人说,如国家没有配套政策,可能导致以下结果——学校可能拒收“借读生”,要么收取“捐资助学费”。不能将学生拒之门外,只有收“捐资助学费”来保障学校正常的运转。 日前,重庆市教委总会计师邓睿表示,此前该市很多学校以借读费名义向学生收取的高额费用,实质为择校费、捐资助学费。他表示,小学和初中学生要坚持就近划片入学,家长要为子女择校只能去民办学校,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不能收取借读费,也不准招收择校生。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在国家规定收费之外进行收费均属乱收费,该市教委将会同有关部门对此进行规范。
麻烦采纳,谢谢!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