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我国收支划分的基本理论依据是什么

2020-06-22 财经 82阅读
1、社会公共需要或公共产品的层次性
公共产品具有空间层次性(受益范围),有全国性的和地方性的,分别适合于中央和地方政府提供。按受益范围确定提供公共产品的职责符合效率原则
众多地方性公共产品具有外溢性,可采取主受益地区举办、中央补助的提供方法以实现成本和收益的有机结合
2、提供公共产品的收入来源(税源)具有层次性:不同税种具有不同的税源和调节功能,适合分级征管
凡税源普及全国且流动性大、调节功能大的税种,应归中央;凡税源较固定且税基较窄的税种,应归地方
因划分收支标准不同,一般会形成如下的分配格局:支出偏重于地方,收入偏重于中央。因此,必须通过转移支付弥补地方财政缺口
3、集权与分权关系
(1)主张集权者,从全国性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的外溢性、地区调节和收入平衡等角度提出集权更有效
(2)主张分权者,从公共产品的差异性、密切纳税人和地方官员的关系、部分零星税种适宜地方征收等角度提出分权更有效
过度集权和过度分权都不可取。集权与分权关系是不断调整变化的,但往往以集权为主,分权为辅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