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中庸思想分析传统中国人的性格

2020-10-27 文化 186阅读
中国人都喜欢谦谦君子,而不是喜欢直来直去的狂傲之士。因为中国人信奉中庸之道,所以一个合格的中国人,就是一个公允、折中、不温不火的形象。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算是对中规中矩中国人操行的一个尺度。竭力保持这种公允,对什么都不过火,采取“去其两头、把握中间”的态度,是中国人生存的大哲学。这种哲学之下,我们看到了无数的中国人那张微笑着的脸上,充满着高深莫测的神情,对什么都不急于表态,好像很睿智的样子。历朝历代,那些文武大臣们,在朝堂之上,不断地用这种中庸之道,互相说着话,表着态,云遮雾罩,玄而又玄,连东方朔那样的睿智者,都需要采取比较隐晦的方式,来表达他的非常锐利的观点;看看史书,历史上著名的敢于实话实说的魏征,也常常是说半句留半句,有时候说得过于直了,也险些倒霉。唐书上就记载了一次唐太宗的发火,因为魏征说话过于不讲究中庸之道,太白了,惹得皇帝非常生气,竟想杀了他;要不是一位皇后比较理智,成功地劝服了太宗,魏征的小命就没有了。
在孔子的哲学中,中庸之道是他的一切的基础。中庸之道的核心,强调的是忍,对什么事情都不能偏执。大成国学院易经研究表面上看,中庸之道讲的是把握中间,折中公允,但因为事物的发展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明了,那个中间谁都难以把握住,因此要不想让自己犯过火的错误,最好的办法就是不直接表态。因为不偏激了,人们的态度自然和蔼,和稀泥的多了,就自然好进行孔子所谓的“仁”。仁是个什么东西呢?《礼记·中庸》说:“仁者人也,亲亲为大。”又好像是个很讲人性的东西。但是,因为中庸之道作为基础,这种仁,实际上还不如解释成忍比较合理。这样,中国人对于错误的东西不直接表态的心理基础,就找到了。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