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初一电子版小报.DOC!!

2020-05-03 教育 163阅读
实数数轴: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数轴。绝对值:几何意义:在数轴上,一个数与原点的距离叫做该数的绝对值。代数意义: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相反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我们就说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但0的相反数是0。 无理数:实数中不能精确地表示为两个整数之比的数,即无限不循环方根:正数有正负两个平方根,0的平方根是0,负数没有平方根。任何实数都有立方根。 代数式代数式:由数和表示数的字母经有限次加、减、乘、除、乘方和开方等代数运算所得的式子。单项式:数与字母的积这样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单独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多项式: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整式: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为整式。 系数: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叫做它的系数。次数: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的和叫做它的次数 。多项式最高限次数为多项式系数同类项: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分别相等的项叫做同类项。整式的加减:同类项的系数相加,所得结果作为系数,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其余保留。一元一次方程在一个方程中,如果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1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解方程的步骤1.去分母(方程两边同时乘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2.去括号
3.移项(是指将方程的某一项从等号的左边移到右边或从右边移到左边,移项时要先变号后移项)。
4.合并同类项.
5.系数化1。数据与图表统计表:一般都包括总标题、横标题、纵标题、数字资料、单位、制表日期. 条形统计图: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画成长短不同的直条。从条形统计图中很容易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描出各点,然后把各点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折线统计图不但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还能够清楚的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扇形统计图是用整个圆表示总数用圆内各个扇形的大小表示各部分数量占总数的百分数。通过扇形统计图可以很清楚的表示出各部分数量同总数之间的关系。 图形的初步认识线:经过两点只有一条直线,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连接两点的线段长度叫做这两点间的距离.直线没端点,射线有一个端点,线段有两个端点,可度量.角:1. 具有公共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这个公共端点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两条边。 2.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所形成的图形叫做角。所旋转射线的端点叫做角的顶点,开始位置的射线叫做角的始边,终止位置的射线叫做角的终边 余角和补角:如果两个角的和是一个直角,那么称这两个角互为余角,简称互余 .如果两个角的和是一个平角,那么称这两个角互为补角,简称互补 .垂直:如果两条直线只有一个公共点,就说这两条直线相交。公共点就叫做这两条直线的交点 .当相交所构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是直角,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它们的交点叫做垂足。平行:平面上两条直线、空间的两个平面或空间的一条直线与一平面之间不相交时的关系。平行线永不相交。*附:(性质:1.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3.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判定:1.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4.如果两条直线同时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直线平行。 5.如果两条直线同时垂直于第三条直线,那么这两直线平行。 6..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三角形的初步认识三角形: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连结所组成的封闭图形。角平分线:三角形顶点到其内角的角平分线交对边的点连的一条线段,叫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连接一个顶点与它对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垂直平分线:经过线段中点,并且垂直于这条线段的直线,叫做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全等三角形: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称为全等三角形 附:(全等三角形:1、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相等。2、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上的高对应相等。3、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平分线相等。
4、全等三角形的对应中线相等。
5、全等三角形面积相等。
6、全等三角形周长相等。
(以上可以简称:全等三角形的对应元素相等) 7、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SSS)
8、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SAS)
9、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ASA)
10、两个角和其中一个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AAS)
11、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HL) 1、三组对应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称SSS或“边边边”),2、有两边及其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SAS或“边角边”)。 3、有两角及其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ASA或“角边角”)。
4、有两角及其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AAS或“角角边”)
5、斜边及一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HL或“斜边,直角边”))图形与变换轴对称图形: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折起来,直线两侧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的图形。这条直线叫对称轴。对称轴垂直平分两个对称点之间的线段。轴对称变换:由一个图形变为另一个图形,并使这两个图形关于某一条直线成轴对称。(不改变形状和大小)平移变换:由一个图形改变为另一个图形,在改变的过程中,原图形上所有的点都沿同一个方形运动,且运动相等的距离。(不改变形状、方向和大小,连接对应点的线段平行或在同一条直线上而且相等)旋转变换:由一个图形改变为另一个图形,在改变的过程中,原图形上所有的点都绕一个固定的点,按同一个方向,转动同一个角度。(不改变形状和大小,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对应点与旋转中心连线所成的角度等于旋转的角度。)相似变换:由一个图形改变为另一个图形,在改变的过程中保持形状不变,(大小可以改变。(不改变每一个角的大小,每条线段都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事件的可能性必然事件:一定条件下必然会发生的事件。不可能事件:一定条件下不可能会发生的事件。不确定事件:一定条件下可能会发生,也可能不会发生的事件。P(A)=:事件A发生的可能结果总数/所有事件可能发生的结果总数。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如果一个方程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所含未知项的次数是1的整式方程。代入消元法:通过代入把二元一次方程组化为一元一次方程。加减消元法:通过将方程组中的两个方程相加或相减,消去其中的一个未知数,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整式的乘除同底数幂乘法: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同底数幂除法: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幂的乘方: 底数不变,指数相乘积的乘方:积的每一个因式分别乘方,再把所得的幂相乘单项式乘法:系数、同底数幂分别相乘,其余字母连同它的指数不变多项式乘法: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乘另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任何不等于零的数的零次幂都等于1任何不等于零的数的-p(p是正整数)次幂,等于这个数的p次幂的倒数。完全平方公式:(a±b)2=a2±2ab+b2 ;平方差公式:a2-b2=(a+b)(a-b)立方差公式:a3±b3=(a±(-b))(a2±ab+b2)因式分解因式分解:把一个多项式化为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因式分解和整式乘法具有互逆的关系。公因式:一个多项式中每一项都含有的相同的因式。提取公因式法:把多项式中的公因式提取出来分解。公式分解法:完全平方公式:(a±b)2=a2±2ab+b2 ;平方差公式:a2-b2=(a+b)(a-b)立方差公式:a3±b3=(a b)(a2±ab+b2)分式分式:表示两个整式相除,且除式中含有字母的代数式。分式的意义:分式中字母的曲子不能使分母为零。但分母的值为零时,分式就没有意义。分式的性质:分式的风姿与分母都乘以(或除一)同一个不等于零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分式乘法:分式相乘,分子的积做分子,分母的积做分母。分式除法:拔除式的分子、分母颠倒位子后,与被除式相乘。分式加减:同分母的分式,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一分母的分式,通分后进行计算。只含分式,或分式和整式,并且分母里含有未知数的方程叫做分式方程。增根:使分母为零的根,应舍去。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