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灯记》中的李玉和家喻户晓,他在历史上是怎样的人?

2022-03-21 娱乐 123阅读

关于《红灯记》中李玉和的原型是谁的问题,说法各不相同,但是我认为关于这件事儿,再分析也没用,只有原作者最有发言权。

样板戏《红灯记》是根据电影剧本《革命自有后来人》改编的,而这部电影剧本的原作者是罗国士和沈默君。罗国士和沈默君在宝东小镇中学相识,二人同为该中学的教员,沈默君是一名电影编剧,比如我们人人皆知的电影《渡江侦察记》就是他的作品,罗国士本人精通英语还曾过当记者,二人都是文艺工作者,对于写作一事是即有经验又有热情,于是萌生了写剧本的念头。

写剧本就要有素材,毕竟好故事也不能凭空掉下来,于是跟本地群众唠嗑成为最好的故事素材来源,其中一位铁路员工一家三代抗日的故事即精彩又感人,而且也符合当时的时代需求,就被二人挑选了出来。

这个就是傅文忱。

傅文忱是一名八路军的副官,后来投身于情报事业,主要是在黑龙江密山县内做情报的传递,在伪满时期,东北三省像这样的情报传递工作者是很多的,因为当时中央和苏联的情报都要走这条线,而傅文忱因为本身就是满族人,具有先天的优势,于是九一八事变之后,傅文忱原所在部队撤到了苏联,他独自回到自己的家乡密山,担任起了红色情报线上的交通员,那一年是1933年。


1935年的时候,由于傅文忱工作上出色的表现,组织决定派他去莫斯科学习深造,但是出于保密等原因,他走的时候对自己的妻子言道如六年未归,则让她带着女儿改嫁。这一去就是11年,再回来时已经抗日战争结束了,这11年间他改名换姓从事着隐秘的情工作,老母发妻爱女皆不能联系,可谓是感人至深。

我个人认为傅文忱可能只是原型之一,《红灯记》应该是糅合了多人的故事,我们也可以认为最初是傅文忱的故事打动了两位原作者,但是在写作的时候肯定糅合了其它人的一些事迹或者情节,让故事更为动人也更具有故事性,这可能是导致后来李玉和原型有好多人的原因之一,另一个原因应该是李玉和身上发生的事情也同样发生在许许多多人的身上,那些为了抗日卫国付了亲情爱情乃至生命的先辈们,又有哪一个不是怀揣着一颗红心呢?

因为大家都是同一个目标,因为大家都有一颗红心,所以很多人都有点像“李玉和”,这似乎是说的通的。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