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已是冬季,但在湖北黄石大冶市金湖街道办农田土壤修复示范项目现场,目之所及,还存着一丝绿意。“目前我们自测的点位达标率在95%以上,年底就可以验收了。”技术员龚永欢介绍。作为环境保护部的示范项目,这片占地283亩的重金属污染地块,已采用生物多样性修复法治理了近3年,如今成片的蜈蚣草、圆叶遏蓝菜长势良好。
这标志着大冶这个有着3000多年冶炼史的资源型城市,土壤污染治理之路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此前,大冶被环保部列为全国20个重金属污染重点防治区域之一,也是全国6个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先行区之一湖北黄石的核心地区。
示范地块经修复和建设,取得预期效果
期待找到适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可持续的修复模式
“没有现成的案例可循,我们完全是摸着石头过河。”在金湖农田土壤修复项目部,大冶市环保局重金属治理项目办负责人熊辉说,该项目于2012年立项并获得专项资金,此后两年,成立专家团队、制作标书、评审修复方案等全由当地摸索完成。
5年前,土壤修复还是个生僻词,很少有人知道究竟是咋回事。“不仅标书制作没有模板,价格制定没有标准,而且公共资源管理监督局也不知道如何审核。”熊辉说,土壤污染底数不清、修复成本高、招投标程序复杂等多个难题待解,加上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项目尚无统一的标准可循,这给金湖项目带来了不少困难,探索确实十分艰难。
为顺利推进项目,当地采取环保局牵头、多部门合作的联动方式,为项目开绿灯。项目专家团多次赴广西河池、江西鹰潭等地考察,经过多次采样分析对比论证、多轮专家评审,直到2015年7月,这块位于金湖街道栖儒村和柯湾村的土地才正式进入修复阶段。北京中环循环境技术中心以2319万元中标,作为工程方进场施工。
大冶市环保局副局长刘涵毓介绍,这块被污染的土地周边,曾有7家小冶炼厂、10余家小洗矿厂,每年有大量尾砂废水随雨水流入此地,治理之前已撂荒多年。按照招标文件,总体目标是通过4年修复,使示范区耕地土壤重金属镉、砷达到土壤环境质量Ⅲ级标准,第五年为缓冲观察和补救期。
土壤污染防治要下大力气
2005年—2013年,环境保护部会同国土资源部开展了首次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调查显示,全国土壤污染状况总体不容乐观,部分地区土壤污染较重,全国土壤总的点位超标率是16.1%。目前,环保部正在会同有关部门开展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详查,要在2018年底前查明农用地土壤污染的面积、分布及其对农产品质量的影响,2020年底前掌握重点行业企业用地中污染地块的分布及其环境风险。
土壤污染防治影响着米袋子、菜篮子、水缸子的安全。其扩散慢、易累积,具有滞后性,被称作“看不见的污染”,相比于大气污染、水污染,防治难度更大,必须下更大的力气、更大的功夫抓紧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