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人是从哪里来的?

2022-04-18 文化 213阅读

北上广深这些一线大城市,纵然有很多的机会和诱惑,然而想留在这些地方却是难上加难,光是房价就让许多渴望安定的人望而却步。

所以近几年,越来越多的人要逃离北上广深,而南宁,已经成为这些人的主要流向城市之一。

不过其实不止是现在,南宁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包容接纳的城市,接受着从四面八方来这里落地生根的人~

所以,生活在南宁这片土地上的人,都是从哪里来的捏?

其实在万年前的石器时代,邕江两岸就已经出现原始人类活动的痕迹了。专家们在新中国成立后几十年的发掘、调查中,在南宁市周边发现了数十处古人类活动遗址,可以说是南宁最早的“土著”了。

这群原始人类住在洞穴里,打制石器,还学会了捕鱼打猎,而且有证据表明他们当时已经发现了撩螺的乐趣!这么说南宁人的撩螺历史十分久远的窝~

顶蛳山的原始人在撩螺king嘢(在南宁博物馆拍摄)

人口多了,生活好了,就想做做生意互通有无嘛,这也让一些部落之间关系越来越密切,汇拢形成了骆越古国。

在2010年时,考古人员在大明山四天坪上发现了一个古骆越人的祭祀坛,初步考察认为,广西大明山地区是骆越古国最早的中心!这不仅仅是个“市中心”,而是个国都!

大明上骆越古国祭祀坛

所以现在生活在南宁的友仔友女,肯定有一部分人是从那时起就祖祖辈辈生活在南宁这片土地上的真“土著”。

到了商周时期,骆越文化与中原(黄河中下游一带地区)、楚(辖地大致为现在的湖北全部、湖南、重庆、广东、安徽、江苏、河南、江西部分地方)、滇(今云南一带)交流越来越频繁了。

可以猜测那时的骆越国跟这三个地区的人有不少的经济文化往来,从出土的商周时期文物就可以看得出~

宾阳出土的西周云雷纹编钟(云雷纹是中原地区青铜器最具代表性的装饰方法)

战国靴型钺(兵器的一种,是典型的滇文化器物)

武鸣出土的战国水波纹陶罐(水波纹是当时楚国制作器具最为流行的自然纹样之一)

不仅如此,商周时期南宁附近的元龙坡、安等秧墓葬群中,出土了大量的青铜兵器。这说明此时各个部族之间的兼并战争十分频繁和激烈。要知道,战争会带来人口的大规模迁徙,南宁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一定也经历了“大洗牌”。

秦朝的时候秦始皇统一岭南,并设置了桂林、南海和象三郡。当时的南宁属于桂林郡管辖,这也是岭南地区第一次被纳入了中国版图中。

可能是觉得那时候的岭南还比较落后难搞,秦始皇统一后让那些犯了罪的人从中原迁徙到这里,跟越人杂居了十三年。于是那时候的“南宁人”中,又多了许多中原“被贬”来的新面孔。

(网络配图)

到了秦朝末期,秦二世的暴政引发了陈胜吴广起义,都说“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本来是被秦王派来平定岭南的副将赵佗趁机带兵拿下南海、桂林和象郡,建立南越政权,自封“南越王”,开始“开发”岭南。

赵佗(图河北新闻网)

赵佗用了一种“和辑之治”的政策来治国,不仅尊重当地风俗习惯,还鼓励汉越通婚,甚至在王权力量薄弱的地方让越人自治。

(图摄于南宁博物馆)

虽然小圈不知道这算不算最早的“自治区”,但是小圈觉得赵佗的这一举措肯定是给南宁“引进”了一批中原来的汉族妹纸

到了汉朝,汉武帝平定了南越,这回设置了6个郡,南宁则变成了郁林郡的地方县辖地。郡县的设立,也带动了城池的兴起。

特别是东汉的伏波将军马援南征交趾(今越南北部),经过乌蛮滩时,在这里疏通水渠,让这里得以通航,不管是对外贸易还是人口流动都更加方便。

马援将军南征(摄于南宁博物馆)

不仅如此,马援的南征还带来了一次人口的迁移,因为许多士兵后来在南宁定居下来且跟我们当地人结婚了。

今天,马援已经化身成为惩恶扬善、镇妖避邪的“伏波大神”,伏波庙就是为了纪念他的了!

唐朝设了邕州都督府,南宁的简称“邕”就是源于这个时候了,当时的邕州已经成为了唐朝南疆的重要边镇城市。

在唐开元二年(714年)的时候,邕州司马吕仁开始在南宁挖壕、修筑城墙。据《永乐大典》记载,那时的邕州城墙一圈大概3.3公里,高5米,外面还环绕两条深3.3米的壕沟。

右下角的区域就是当时的邕州城了(图摄于南宁博物馆)

值得一提的是,今天的石埠镇,在唐宋时期已经成为了僚市、马会的所在地,又叫“石埠圩”,在这里出售的有农副产品、布料、山货、水产品、马匹、食盐和生产工具等,在当时是俚、僚等少数民族贸易的重要场所,远近闻名。

有意思的是,之所以叫“僚”是因为那时的生活在南宁的很多族群都喜欢唱歌,歌中有“嘹嘹”之声,于是被称为“僚”人。嘿撩撩螺~

除此之外,因当时宋朝频繁地与北方的少数民族进行大规模战争,北方的生产遭到破坏,经济重心南移,于是在广南西路设置了横山寨、永平寨和钦州三大博易场。其中横山寨博易场(今百色田东县)、永平寨博易场(今百色宁明县)隶属于邕州。

横山寨博易场当时最重要的货物莫过于“蛮马”,即大理、自杞、罗甸等地出产的马,宋王朝当时为了在这里买马,还专门设置了一个“买马官”,西南部的大理、自杞、罗甸等地的各个民族也都把各自生产的麝香及诸药、胡羊、长鸣鸡、披毯、云南刀等特产带来这里,与内地的各个民族交换锦、缯、豹皮、文书及其他奇巧之物。

宋邕州城模型(摄于南宁博物馆)

而永平寨博易场交易的主要商品则是武缘县(今武鸣)壮族生产的狭幅布,据说当时一罗盐可换布一匹,吸引了许多交阯峒落(今越南)的人来拿他们各种名香、犀角、象牙、金、银、盐、钱等来进行交易。

两只小金龟,其实只比纽扣大一点,雕刻得十分精致(摄于南宁博物馆)

当时这些博易场有多兴盛?《邕州化外诸国土俗记》里写“官私岁所市锦率数千疋([p]:同“匹”),他杂彩不胜计”,仅自杞一国(南宋时期滇东、黔西南地区的一个以“乌蛮”为主体的少数民族政权),就“岁有数千人至横山互市”,“每年所得银、锦二十余万”。

宋邕州城(摄于南宁博物馆)

除此之外,当时的邕州城附近也涌现出大量的民间商贸集会,想必当时邕州城内一定住着不少国内各族甚至国外的商人,厉害了我的南宁!

到了元朝,上思州、来安路壮族首领接受朝廷招抚,派遣使节进京朝贡后,南疆的战事逐渐平息。在泰定元年(1324年)9月,当时的元统治者为了庆祝南疆绥服,将邕州路(元朝的“路”相当于现在的地区、专区)改为南宁路,意为“南疆安宁”。

因为南宁是西南边陲重镇,也是广西水陆交通要冲,在明清时期,邕江沿岸的那莲、亭子、扬美等圩镇因为商贸而兴盛起来。

从南宁溯左江上行可通安南(今越南);逆右江可直达贵州、云南;沿郁江、桂江可以到柳州、桂林。

这时的南宁已经逐渐发展成为桂西南和云贵川地区的流通中心和主要物资集散地,不止上面说到的这几个地方热闹,南宁城区也是热闹繁荣的商埠,工商业繁盛。

当时的瓷器真是美翻了啊~

因为从广东、湖南、江西、安徽、河南、福建和广西各县到南宁经商和谋生人数增多,南宁城市人口也随之增加,房屋成排,街道林立,“繁华不亚于中原城市”。

(摄于《南宁旧事》,南宁市文化局、南宁市博物馆编)

清末的南宁,商贸繁盛的同时,匪徒也猖獗,当时的商贾巨富都会把自己的宅子修成下面这样封闭式的大院落,而且在院子四周还设计有炮楼,就像一个防御堡垒。

新江团阳杨宅复原模型(摄于南宁博物馆)

明清时期的南宁市各省商帮云集,并设立同乡会馆,作为谈生意、老乡聚会和商讨议事的活动场所,可以说是明清时期的“club”了。

新会书院(图青青菌)

粤东会馆

当时比较有名的有粤东会馆、新会会馆(又称新会书院)、安徽会馆、豫章会馆、福建会馆和玉林五属会馆等。可见当时来南宁的外地人十分多了。

十九世纪末,闭关锁国的清朝逐渐被西方列强打开,随着北海、龙州、梧州等地被迫开放,广西巡抚黄槐森审时度势,于光绪二十四年十月(1898年12月)奏请自开商埠。光绪三十三年二月(1907年3月),南宁关成立。

(摄于南宁博物馆)

西方文化一时间不断从南宁关涌来,与南宁本地文化相互碰撞、交流,想要跟外国人做生意的外地商人也纷纷到南宁来,让南宁更加繁盛。

(摄于南宁博物馆)

宣统二年(1910年),据官方的人口统计,南宁城内和郊区人口总数为36542人,而南宁专区的人口数为677241人[数据来源《广西地方志》中《清末五年(1907—1911)南宁社会发展状况扫描》],有“天南一大都会”之称。

(摄于南宁博物馆)

南宁的开放不仅吸引了很多外国商人来做生意,还有传教士,南宁开始出现了教堂,在之后抗日战争时,教堂曾帮助过不少受难的南宁人

南宁共和路教堂,它的前身是美国宣道差传会清同治年间在南宁建立的宣道会(图少女蕉)

抗日战争的爆发打破了南宁的宁静,自1938年8月起,日军频频空袭南宁,同时派军队侵占南宁。

日军占领南宁(摄于《南宁旧事》,南宁市文化局、南宁市博物馆编)

烧杀掳掠,肆意妄为,历时一年半,日军炸死炸伤和屠杀南宁军民达5万多人,如今南宁市沙井乡乐贤村南面的黄章岭上的“千人坟”就是一个永远不可抹杀的历史见证。

千人坟,是1939年至1940年期间在南宁沙井一带被日寇杀害的死难同胞的合葬坟。(图南宁晚报

新中国成立后,南宁总人口不到10万。而这些人,基本就是现在南宁人的祖辈了。

(摄于南宁博物馆)

随着南宁不断的发展,不断地有外地的人来到南宁上学、工作,特别是南宁成为中国—东盟博览会的永久举办地后,有更多的外国人来到了南宁发展、定居。

现在的南宁市地图(南宁市政府门户网站)

南宁的流动人口从1985年的5.2万人,每年以17.5%的速度增长,到2006年登记在册的流动人口约68万人,2010年初,登记在册的流动人口已经接近100万人。(数据来源中共南宁市委宣传部《“广西精神”推动首府经济建设快速发展》)

2017年为止,南宁已经有140多万流动人口,流入人口74万人。(数据来源《南宁日报》)

(网络配图)

到这里,南宁人从哪来的问题也基本得到解答:南宁市的原住民来源于骆越古国,并且历经战乱、商贸往来、迁徙交流.....残忍的、和平的交融都在南宁这片土地上发生过。不过由于历史久远,我们对于这些元祖的原住民的追溯,也只能是一个大体的、模糊的界定。

顶蛳山遗址墓葬区(蒲晓东摄)(图南宁博物馆官网)

说了这么多,其实也就是想告诉大家,南宁人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择水而居”“逐林而栖”且特别具有“水”的特质——“上善若水”“厚德载物”的群体。这么多不一样的人来到南宁,为南宁的历史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也让南宁吸取各个地方的优秀文化,变得更加美好。

民生广场晨练(图小七)

不过我们今天所说的“南宁人从哪里来”这个问题,不单是说“从哪里诞生”,还有一个更深刻的问题——“到哪里去”。南宁在不断的发展,生活在这里的南宁人和即将来到南宁生活的人,将要塑造一个怎样的南宁,书写怎样的历史,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希望,南宁的未来,能有幸被你们书写。

(摄影李廷展)

PS:此文为小圈根据南宁博物馆和一些参考资料做的浅显解读,如果大家有更深刻的研究或者什么不对的地方,可以给少女空(ID:area0771)投稿或在评论区指正哦!

参考资料:

1、南宁博物馆

2、广西网,《南宁人是从哪里来的?》

3、南宁晚报

3、广南网,《邕州僚市,西南大集》

4、廖寅、肖崇林,《宋代博易场研究——以广西博易场为中心》,刊《宋史研究论从》,2012(1)

5、《南宁旧事》,南宁市文化局、南宁市博物馆编,广西民族出版社出版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