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决流浪猫狗问题

2020-04-27 社会 273阅读
因缺乏对宠物饲养管理的法律约束,以及饲主素质参差不齐,导致流浪动物数量激增,甚至成为社会问题。虽然不同的人看待此问题有所区别,但不可否认以下几点。第一,动物自身很可怜,动物没有错。第二,由此引发的各种安全问题,如人身安全等。第三,流浪动物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据了解,中国每年有2000-3000人死于狂犬病……今年1月30日英国Nature主页报道,美国每年被流浪猫杀死的鸟类约14-37亿只,被杀死的兽类约69-207亿只。城市,包括城市周边的乡镇是全世界生态最薄弱的地带,一些小鸟小兽努力的维持着这里脆弱的生态系统。过多的流浪动物或许将这些人的伴生动物推向悬崖。它们无处不在,连野生动物在城市的家——动物园,也不放过。众所周知前不久北京动物园清理园内流浪猫窝事件,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北京动物园正是因为流浪猫对园区鸟类的伤害以及潜在的传染病源才出此下策。当我们面对这些问题的时候,那些流离失所、啼饥号寒的动物们依然在为下一顿饭奔波流离。以上种种只是它们的本性释放,属于“自然行为”。但矛盾就此形成。我坚信改变这一社会现象的最有利手段终将是规章制度。我国没有完善的反虐待动物法律、流浪动物的医疗及收容体制。对流浪动物基本采取自生自灭的政策。虽然有一些爱心人士在做,但几乎九牛一毛。对这些流浪动物,最好的归宿自然是寻求领养,“领养代替购买”“淡化品种意识”应该被更多爱猫爱狗人士认可,商品犬(猫)基本来自“狗(猫)贩子”,国家对此没有制度约束,但繁殖犬(猫)过多,加之“名贵品种”“升值空间”等物欲作祟,导致太多的猫狗无人领养。这时,节育显得尤为重要,据PETA(亚洲善待动物组织)微博了解,一只母猫和它的孩子7年之内可以生37万只猫。而节育可以避免恶性循环。国家应像晚婚晚育一样鼓励宠物节育,对流浪动物节育应减免费用,减少相关机构或爱心人士的开支,鼓励他们将这项事业做下去。但节育也不是万能的,猫在户外有捕杀小动物的爱好,即使它们不饿,但猫科动物基因中“只玩不食”的天性依然会让它们继续杀死野生动物。(流浪狗貌似很少杀害其他动物,我曾见过中等体型流浪狗在垃圾堆中找食物,对旁边的母鸡视而不见)所以户内圈养猫既是对环境生态的负责,也是对宠物的负责——猫有时会吃掉吃了耗子药的老鼠。但当这一些都已尽力而为的时候,或许还有很多动物在流浪,这时安乐死或许是一种“最好的办法”,也是最有争议的办法。国家还不太可能为所有流浪动物提供福利,国民也不可能收养所有流浪动物。安乐死应该优先考虑那些患病、性格暴烈的个体。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