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众亲仁,博学笃行》的具体意义?

2020-08-24 教育 147阅读
"爱众亲仁"语出《论语·学而》,是中国传统道德的一个基本内容。子曰:"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为文。"谨者,行之有常也。信者,言之有实也。泛,广也。众,谓众人。亲,近也。仁,谓仁者。余力,犹言暇日。以,用也。文,谓诗书六艺之文。孔子用这句话来告诫弟子:"一个有道德、有品格、有德行的人,首先必须爱人重人,不爱人者不成其为人,更不能成为仁人"。孔子力倡爱人:樊迟问"仁",孔子回答"爱人"(《论语·颜渊》)。这就是所谓的"仁者爱人"。"爱众亲仁"也就成为立身、为学的最高境界。 民政事业是党和政府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性事业,它"在乎民生,关乎民心"。作为一个民政人,我们只有具备"仁者爱仁"的博爱精神,去关注百姓心声,关心弱势群体的处境,做到"爱众亲仁",才是真正实践"上为国家分忧,下为百姓解愁"的工作宗旨。这应该是民院每个教职员工治学工作、教书育人的根本出发点,也应该成为来民院的莘莘学子们的求学初衷。
"博学笃行"是对如何实践"爱众亲仁"的方法论回答。《礼记·中庸》十九章有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说的是为学的几个层次,或者说是几个递进的阶段。"博学之"意谓为学首先要广泛的猎取,培养充沛而旺盛的好奇心。好奇心丧失了,为学的欲望随之而消亡,博学遂为不可能之事。"博"还意味着博大和宽容。惟有博大和宽容,才能兼容并包,使为学具有世界眼光和开放胸襟,真正做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进而"泛爱众,而亲仁"。因此博学乃能成为为学的第一阶段。越过这一阶段,为学就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审问"为第二阶段,有所不明就要追问到底,要对所学加以怀疑。问过以后还要通过自己的思想活动来仔细考察、分析,否则所学不能为自己所用,是为 "慎思"。"明辩"为第四阶段。学是越辩越明的,不辩,则所谓"博学"就会鱼龙混杂,真伪难辨,良莠不分。"笃行"是为学的最后阶段,就是既然学有所得,就要努力践履所学,使所学最终有所落实,做到"知行合一"。"笃"有忠贞不渝,踏踏实实,一心一意,坚持不懈之意。只有有明确的目标、坚定的意志的人,才能真正做到"笃行"。以"博学笃行"为校训,并非只取"博学"和"笃行"四字,而是包括"审问、慎思、明辨"在内的,由"博学"而"笃行"的内在统一、相联互动的过程。民政人以实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天下大同"为己任,非有过人之本领无以担此重任。以"博学笃行"为做学问之道,方能学有所依、学有所成、学有所用,"爱众亲仁"才不至于流于口号,流于形式。
声明:你问我答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fangmu6661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