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里的玉帝,是个又能摆谱又没什么本事的主。猴子大闹天宫,众神仙都没辙了,他要法术没法术,要宝贝法器没宝贝法器,最后只得派人到西天请如来,才将猴子降服,这才天宫安宁下来。给人的感觉就是特窝囊。
其实,只要想想为什么那么多有本事的神仙都归他管,就明白玉帝不是玉米,不是谁想咬一口的就随便咬上一口。那他为什么表现的那么窝囊呢?还有就是那些神仙们,在猴子闹天宫的时候,个个束手无策,而在取经的路上,随便一个烧炉工,甚至自己的坐骑下界来,猴子就得四处搬兵了,根本没办法对付。
这其中必定有蹊跷。不妨看看猴子的身世吧。
《西游记》里说,猴子是石头里蹦出来的。换句话说,猴子不仅不是无父无母的孤儿,而是来头很大,谓之为天父地母,也就是说,老天就是猴子的老爹。天上的神仙也是深知这一点的,猴子不是一般的猴子,而是玉帝的“庶出子”。所以猴子到东海,老龙王毕恭毕敬,要什么给什么,为了满足的猴子要手里有个称心的玩具的无理要求,巴结到了不惜血本的地步,把定海神针这个看家宝贝送了出去,以讨其欢心。所以有了太白金星主动请缨,下界请猴子做神仙,为了父子和谐相处,甚至劝说玉帝封猴子做“齐天大圣”。
遗憾的是,出于青春叛逆期的猴子,根本不体恤老爹的一番苦心,竟然在王母的蟠桃会上惹事,不让玉帝省心。玉帝是他老子,但王母不是他娘。考虑到天庭的长远可持续发展,就不能不顾及王母的颜面,玉帝既要给王母一个交代,也想教训一下这个庶出子,促其收敛一下野性,就大张声势,派了10万天兵天将扑向了花果山……
玉帝知道,就猴子那小样,没有抓捕不到的道理,麻烦的是,抓住了怎么处置,杀不得也留不得。做爹的这时候,就要好好向玉帝学习了。玉帝从在猴子一出世,就为猴子安排好了人生路,而且,猴子后来也是一步一步按照事先的安排发展。这就不得不佩服,玉帝就是玉帝,儿子的每一次“坑爹”鲁莽,反而是让儿子进步的必然环节。
人常说,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咱们就看看玉帝当初是怎么做的。他在猴子一出世,就使出了一招“仙人指路”,让猴子拜师学艺。表面上看,猴子从海上漂泊到了灵台山,找到了授业恩师菩提祖师,是冥冥之中的安排。其实,了解了菩提祖师的真实身份,就不得不承认,这是玉帝的安排。
在《西游记》里,菩提祖师从山上撵走猴子后,就再也没有出现。后来猴子回过一趟灵台山,但已经人去楼空,目睹荒芜的院落,感伤的猴子泪水涟涟。菩提祖师为什么离开灵台山,他自己说的是,猴子将来要惹事,怕受牵连。也就是说,菩提祖师知道将来要发生什么。那我们就有理由认为,之前发生的事他也是清楚的,也就是他很清楚猴子过去的历史和将来的归属。放眼整个西方,菩提祖师这本事只有佛祖如来才有。
老师能千变万化,教给猴子的只有区区的72变,让这样的师父收拾这样的徒弟,自然猴子连佛祖的手掌心也跳不出。什么叫举手之劳,这就是。
搞清楚了猴子的家世和学业,就明白为什么猴子哪儿都吃得开。想想集“官二代”与顶级名校光环于一身的猴子,东方的神仙也好,西天的菩萨也罢,谁能不给面子,谁又敢不给面子。
玉帝想要的是,将猴子“官二代”这个隐私身份转正,能全面公开活动,在上层无障碍出入,能有资格和玉帝做这笔交易的也只有西天的如来了。从《西游记》里,我们可以看出,如来的开价是,在玉帝的地盘上建立自己的通讯社,宣传自己的思想,传播自己的价值观。显然,成交了。
玉帝来自人间,如来同样也是从人间干起来的,所以玉帝和如来也让让猴子到最基层去接受锻炼。这样,猴子有了完整的履历,将来才能顺利通过公示。猴子战斗圣佛,这是一个完美的结局。玉帝和如来相视一笑,为后人树立了一个“双赢”的经典样板。